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海底捞月》中的汉味段子让观众乐开了花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郑晶晶
近日,一出大型方言喜剧《海底捞月》的上演,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武汉方言的关注。然而与近年来方言喜剧、方言歌曲、方言节目热火朝天的景象形成反差的是,是日常生活中会使用方言的新一代武汉人越来越少,而武汉话被误写误读的现象也日益严重。这已引起了不少方言专家、民间学者的关注。
普及普通话,就该冷落方言?方言是否也需要保护、该如何保护?记者近日就这一系列问题展开调查走访。
误写误读
妨碍年轻人亲近方言
“您知道‘话说cǎ了’的cǎ字怎么写吗?”
“您知道“嬥(diào)腰”是源自什么典故吗?”……
武汉年轻人对武汉方言了解多少?近日,记者在三镇街头进行了随机调查。在被调查的30名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四成左右表示经常说武汉话,三成表示偶尔会跟亲戚朋友说武汉话,两成左右表示生活中很少或几乎不用武汉话交流;而会说也会准确写出武汉方言的人仅不到一成。
“如今,会熟悉运用武汉方言,并了解方言内涵的年轻伢实在太少了。”记者就此采访“武汉方言研究第一人”、86岁的朱建颂时,老人不无担忧。
把“话说敞了”写成“话说岔了”,把“嬥(diao)腰”写成“吊妖”,把“遭孽”写成“造孽”……朱老举出几个常见错例。而记者点开网上各大论坛、微博的帖子,“黑一跳”(应为“吓一跳”)、“7了冒”(应为“吃了冇”)等网友的误写例子,比比皆是。
朱建颂直言,“其实嬥(diao)腰,就是根据‘楚王好细腰’的典故而来。关键字的误写,会使武汉方言的魅力大为减弱。”
保护方言
就是保护地方文化
普通话的普及,让方言的使用缺乏土壤?朱建颂对此观点进行了驳斥,“方言是民族语言的一部分。推广普通话,并不影响方言的生存。”
朱建颂认为,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甚至是一种情结。保护方言,就是保护地方文化。“众多戏剧、曲艺等艺术形式都是以方言为传播工具的,比如汉剧。而且,武汉话里头还有蛮多跟国粹京剧有关的词语,比如‘巧板眼’、‘照板’等……”
著名表演艺术家何祚欢也和朱建颂持相同观点,从小“趴在汉剧台边长大”的他,从骨子里喜欢武汉话。他认为武汉话里有武汉人的智慧,如“吃了青苔,绿了眼睛”、“捏到鼻子哄眼睛”等妙语。有“武汉通”之称的民俗专家刘谦定也认为,“武汉话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也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应受到保护。”
武汉方言
需要专门机构来保护
其实,从2012年9月开始,华中师范大学就免费开设武汉方言研究班,由朱建颂等方言专家于每周末授课,凡对武汉方言研究有兴趣的市民都可报名听课。朱建颂称,开办这个班是希望帮助一些武汉方言爱好者正确使用方言,帮助武汉方言研究者提高研究水平。“包括国际音标、音韵学两门课程,其中音韵学主要是研究古音的。”
朱建颂坦言,自己最大的愿望是成立一个专门研究武汉方言的机构或团体,比如“武汉方言中心”,来推进武汉话研究和保存。“像上海方言、广东方言的地方保护意识就很强,怎么读、怎么写,已经有了规范。武汉方言也要有人指导,才不会混乱。”
推广普通话的初衷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朱建颂透露,目前国家语委正在进行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希望武汉话也有自己的‘语音数据库’、甚至武汉方言博物馆。”
(作者: 编辑:郑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