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著名诗人柳忠秧为武汉拟创城市精神等三大主题词

发布时间:2013-07-04 16:13:26来源:SRC-1030

  二、武汉城市形象主题词为:雄楚江汉 首义功城

  柳诗人认为,现遍布省会武汉三镇的城市形象表述词"首义之城,魅力武汉"欠妥。

  柳忠秧建议将现在正使用的武汉城市形象表述词“首义之城,魅力武汉”改为“雄楚江汉,首义功城”。原因如下:

  1、此类主题词须用独一无二的相关词语表达,这是常识,也是文理之基本规范。楚文化的近、现代中心为武汉,所以“雄楚(楚文化的主要特性之描述)”、“江汉(武汉为长江、汉水交汇之域)”二词最能代表武汉的文化特性和形象特征。

  2、文化主题词需微言大义,忌用费字:故建议将“首义之城”的助词“之”改为“功”。武汉乃辛亥首义第一功城,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居功至伟。所以“首义功城”名至实归!

  3、“魅力××”的表达方式重庆等城市已使用在先,武汉再因袭就有模仿、重复之嫌,此乃行文之大忌!魅力二字是具普遍共性特征的单词,无论大城小镇、老少妇孺皆可使用,根本描述不了武汉的城市形象特性。而“雄楚江汉”、“首义功城”两个词组具有排它性、唯一性(以上两词组用在其它城市肯定不行),是最适合描写武汉本质特性的词组!

  三、武汉城市文化主题词:雄楚雄天宽 大江大武汉

  柳忠秧从如下九个方面解读:

  一、大武汉的文化底色之一:辉煌绚烂的楚文化——她与中原文化一起被并称为中华文明的“双子星座”;同时也是与古希腊文明相比肩的人类文明的巅峰代表。大楚文化孕育繁衍了大武汉,是大武汉的文化之源、文明之觞。

  二、大武汉的文化底色之二:圣美雄奇的长江文化——她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大河文明(尼罗河、印度河、黄河等)的杰出代表,她滋养着荆楚大地,亲润怀抱着大武汉。长江文化是大武汉的文化之母、文明之元。

  三、大武汉的文化底色之三:雄性(血性)文化——中国文化相较于德、日等民族文化之“雄”性,被指为“阴”性文化(内敛、阴柔、积弱);而血性刚强的楚文化在中华文化版图里是相反的异类:以屈原、刘邦、项羽、朱元璋、毛泽东等辈辈英雄为代表的楚人铸就了大楚(荆楚)文化的雄性品格,凝成为担当、执着、血性、雄野、自君天下的文化特质和精神。雄性文化为荆楚大地的现代地域中心大武汉奠定了英雄本色,凝铸了雄健的风骨,凸显了大楚(大武汉)文化在大中华文化中的雄大、宽厚、阳刚品质和雄奇壮阔的气派。

  四、大武汉的文化底色之四:传统文化的八方汇聚——大武汉处在天下之腹,乃九省通衢,自古以来,儒、释、道等百家诸派和巴蜀、楚、中原、齐鲁、江南等八方文化交集杂汇,形成了武汉有容乃大的包容风度和丰富和谐的多彩风姿。

  五、大武汉的文化底色之五:世界文明的万国杂交——从张之洞督鄂以来,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业、科技等人类文明硕果在大武汉落地开花;英、美、德、意、法等东西方文明杂交融合,形成了大武汉新的精神亮点:开放豪迈,勇于创新,胸怀博大,与时俱进!

  六、“雄楚雄天宽,大江大武汉”的主题词以博大雄丽的楚文化、圣美雄阔的长江文化等以上一至五个方面的文化特征为大文化底色,奠定了大武汉特有的文化大气派、大风度和大情怀。

  七、“雄楚雄天”抒写了灿烂绚美的千年荆楚文明之雄奇、血性、大担当的文化品格,颂赞并展望了雄楚荆天的璀璨历史和瑰丽图景;“宽”字极为传神,与下文的“大”相映称,是用大写意的挥毫笔法展现了中国的大武汉、世界的大武汉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之伟大、雄大和远大宽阔!

  八、武汉居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之中腰,连通四海,襟怀江天。“大江大武汉”写出了雄楚大江文化的气魂和神韵,展现出雄伟而壮丽的大诗意!此乃城市文化主题的风骚之眼、风流之色和风雅之神!

  九、上下文弃用常见的对仗,更显楚文学的灵动。该主题词横空出世,剑气如虹又兼琴心悠扬,实乃妙手精得、天籁所赐之文骚绝品!她彰显了今日武汉的阔大繁盛,期许着大武汉风流壮美、人文鼎盛、民富市强的恢弘远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谭五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