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恩施舍米湖土家第一摆手堂:摆手舞传载文化基因(图)

发布时间:2014-11-22 07:20:46来源:SRC-13

  图为:舍米湖摆手堂。

  图为:摆手舞传人彭昌松。

  图为:舍米湖村民表演摆手舞。

  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 刘胜萍 通讯员 彭涛 李东生 张浩

  舍米湖村

  舍米湖村位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的来凤县百福司镇。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村内有一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的摆手堂。因其年代久远保存完整,被誉为“神州第一摆手堂”。舍米湖村原汁原味的摆手舞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大师彭昌松、鼓手彭承金被命名为“摆手舞传人”,百福司镇被国家命名为“摆手舞艺术之乡”。

  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一座古堂延续的民族脉络

  舍米湖,土家语为“阳光照耀的小山坡”。这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土家村落,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彭。村党支部书记彭承荣说,他们是唐末年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裔。村里人世代事农,民风淳朴,不沾赌、不沾毒,唯好摆手舞。

  土家人跳摆手舞有专门的场地——摆手堂。其不同于现代舞场的是,摆手堂不仅跳舞,也是土家族人用于祭祀祖先的神堂。

  来凤县卯洞文化研究专家陆训忠先生说,土家族摆手舞的流传地域十分宽广,清代志书记载,凡有土家族聚居的中心村寨,均建有摆手堂。

  舍米湖村西南有一摆手堂。独立于村寨之外,崛于坡,隐于松柏古树之间。堂前有石碑二座,分别为清道光年间彭氏家族筹建和同治二年修复时而立;堂门,正南方位;有院墙用山石砌筑,均两层内空,坚不可摧,密可隔音;门前有长柱形条石牌坊,立柱与横楣接榫处,左右各镶半月形石牙一块;进门,一石甬与堂相连。堂前有场,占地500平方米有余,夹植高大古柏五株。神堂正檐,“摆手堂”三字,庄重圆润,何人所书,无从考证。堂,一字形构建;屋三间,正中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神位如真人般大小供奉其中;左右各间,松木铺地,杉木挂顶。无雕梁画栋和斗檐飞拱,与一般寺、观、祠全然不同。

  陆训忠说,1956年考察发现舍米湖摆手堂后,来凤县全力挖掘摆手舞文化,奠定了“神州第一摆手堂”、“摆手舞之乡”的基础,摆手舞由此进入大雅之堂,日本、新加坡等国研究人员专程到舍米湖考察,武汉歌剧院等专业艺术团体实地研习,摆手舞由此跳进了武汉,舞进了北京。

  一个舞蹈传载的文化基因

  土家族是一个有民族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但肢体语言艺术却异常丰富。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是土家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和民族文化活动。清土家族诗人彭施铎曾描写了其恢宏场面:“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摆手舞源起何时?《后汉书》称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源于古代一种战舞:巴人跟随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秦末刘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明嘉靖年间,土司兵抗倭寇,大跳摆手舞,乘倭寇不备,大败倭寇。

  陆训忠认为,其后,逐渐演变成土家族庆典、祭祀活动,动作也以模仿农耕渔猎为主。清代《永顺府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

  古时,跳摆手舞得择一吉日。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提灯笼,带供品,进摆手堂。长者先行祭祀之礼,以求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土家族先祖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竟而后,把灯笼挂在摆手堂坝子的大树上,置大锣,放大鼓,由年长者敲击,众人合着锣鼓节奏,周圈而舞、合拍而歌,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

  舍米湖的摆手舞特色浓郁,新奇好看。其技为:摆同边手,出同边脚,顺拐、颤动、躬身屈膝,略微下沉,时而“单摆”,时而“双摆”、“迴旋摆”,形多似“砍火渣”、“挖土”、“种包谷”、“薅草”、“插秧”、“割谷”、“织布”等,其主要伴奏是锣鼓,时有摆手歌穿插其间,歌、舞、乐浑然一体。

  一个舞者的蝴蝶效应

  86岁高龄的彭昌松是当地摆手舞大师,他自小就跳摆手舞,现在儿孙满堂,仍是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彭昌松说,解放前,武陵区域军阀土匪患难成灾,岁无宁日,摆手舞近乎灭绝。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认证土家族时,摆手舞、摆手堂就是重要依据之一。

  缘于摆手舞,一介平民的彭昌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国家民委委员,他利用自己的活动空间,普及摆手舞,弘扬土家民族文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泥腿子土家舞蹈家”。

  陆训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来凤县把摆手舞进行系统整理、传承弘扬,使摆手舞成为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舞蹈。同时,还形成了以武陵山区酉水河为纽带的土家族摆手舞文化圈。

  闻鼓锣而起舞,众人合之曰歌。彭昌松说:“摆手歌没有曲谱,纯属跳摆手舞众人为了激发情感而吼喊的一些简单语言,如‘苞谷成熟啦/猴子也来啦/野鸡也来啦/野猪、泥猪也来啦’之类。因时因事,随兴而呼。”

  彭承荣则说,现时,不少土家青年男女,借跳摆手舞,借歌言情了,如:

  高山种荞不用灰,大姐恋哥不用媒;

  多个媒人多张嘴,免得别人讲是非。

  ……

  韭菜开花细绒绒,阿妹恋哥莫怕穷;

  只要二人情意好,冷水泡茶慢慢浓。

  一段婉约的情歌,一场延绵的舞会,如今,舍米湖村原味的摆手舞已被纳入民俗文化重点旅游项目进行打造与开发,成为游人品味土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