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蓓 通讯员江朝)既是游客,更为剧中一员,带着多重身份登上知音号,在阵容强大的百余位专业演员的伴随下穿越回上世纪三十年代,是怎样的奇妙体验。外人对他们的故事充满好奇,他们的训练常人难以想象,往后他们又将如何与观众互动,更令人期待。作为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的灵魂,经过长达一年的封闭排练,一直被严格保密的知音号艺术团,于昨日首次集中亮相。
“知音号”轮船夜航。
炎夏桑拿福利成美好回忆
虽是阳春三月,夜幕降临,位于汉口江滩的五福旅游码头仍寒风飕飕,停靠一旁的知音号船舱内却是一番灯火通明的火热场景。从一层舞池到四层露天甲板,艺术团成员几乎一色的短袖,却丝毫不觉寒冷,他们为知音号即将公演进行着密集联排,忙碌而充实的身影让人不忍打扰。
早在去年二月,演员们已陆续汇聚武汉,回忆起最初的排练场景,成员们感叹如今的环境“简直幸福感爆棚”,笑称以往每日的高温瑜伽和桑拿房福利成了难忘却又美好的回忆。
在一层舞池担任角色的小陈告诉记者,排练初期,艺术团租用了汉口一个大仓库,1:1实景还原了知音号舱内演出空间作为排练场地。由于场地受限,空调内外机都只能安装在室内,在冬季高强度的训练下还感觉不到太冷,可八月武汉的蒸笼天气,即便空调开到了极限的16度,却感觉不到一丝凉意,仓库依旧50多度,每个团员每天汗湿七八件演出服再正常不过。
因为心疼演员,导演组买来塑料膜,将排练场核心区域紧紧包裹起来,把空调内外机分隔开,但场地面积和层高都太大,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但排练期间无一人中途退场。
在这些个个科班出身的90后演员眼里,以往外部条件的各种不便,比起将各自扮演的角色揣摩到位、刻画好一言一行,甚至要放弃原有的专业来说,“那都不是事”。
演员孔荣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音声乐系,出于该剧扮演角色的需求,需要在舞蹈、表演上具备一定功底,为帮助他迅速进入角色,采取了用绑绳子的方式来塑造形体,许多舞蹈演员下课后还要加练视唱、练耳……,当大家通过镜头看到最终呈现的效果,觉得一切苦都是值得的。
“要打动观众,带动观众,首先你得打动自己。”小陈说,船上的百位成员角色各不相同,在面对不同的观众时,要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为了剧情的完美呈现,导演要求所有演员的举止都要按这部剧的年代特征来塑造,甚至要练毛笔字、读沈从文的作品、从所要诠释的人物的角度来写日记等等。时间一长,大家自然而然的浸染着戏剧的感觉,有时见面甚至脱口而出的就是台词。
互帮互助兼具复合表演能力
正因为不同于任何常规的舞台剧,《知音号》要求所有演员需具备极强的复合表演能力,舞蹈演员要有声乐表现力,戏剧演员也要能参与舞池区的表演,正因如此,演员间的互帮互助已成为一种习惯。
有着30年从业经历的艺术团团长周琼表示,团员们均是过五关斩六将从2000多名应聘者中选拔,女演员165cm以上,男演员180cm以上,每一位均由总导演樊跃亲自把关挑选。该剧以介入式的互动方式进行,决定了每一位演员都是主角,造就了演员良好的心态,“艺术团很年轻,但各专业演员间的快速融合,敬业精神及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连见多识广的导演组也十分欣慰和意外。”
艺术团副团长余涛直言,演员们大多是各艺术院校的专业尖子,刚入团时,难免心高气傲,“傲气都写在脸上,一年的磨练下来,这种傲气已内敛于心,是一种深入到骨子里的自信。”他认为,这种自信来源于对《知音号》团队专业能力的信任,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更是对项目未来的期待。
余涛这位老武汉人动情地表示,现在的武汉中年人,他们的青春记忆里是黄鹤楼、古琴台、晴川阁,而如今不少年轻人对此感受并不深,“知音号讲述的是武汉人自己的故事,浓缩着武汉的特色文化,海纳百川的情怀,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计划,我们虽无法去左右政策,但记忆是无法磨灭的,希望‘知音号’能给年轻人的记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演员坦言,“起初觉得自己某些方面很突出,有些洋洋得意,后来逐渐发现群体中高手如云,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一年的辛苦算不上什么,对于即将来临的公演有压力,有信心,但更多的是期待。
300多个日日夜夜,大家从曾经的素不相识,到如今已然成为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对此,来自湖南怀化的演员瞿峙颖的感触颇深,“刚来武汉时对其印象并不深刻,就是觉得很大。”峙颖称,在和武汉本地的演员深入接触、走进这个大集体后,才慢慢发现这座城市所具备的魅力,大家都在为同一件事而努力,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才真正体会到了集体荣誉感。
瞿峙颖说,现在自己听着武汉话感觉很亲切,有点融入了武汉的恍惚感和归属感,“只是时常会想念父母,每次回到租住地,在电话里很自然的跟妈妈说在家里,妈说租的房子不是家,但我自己觉得有家了。”
(作者: 编辑: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