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全球专家学者在汉对话大河文化 重塑城市与河流的纽带

发布时间:2018-10-31 07:58:54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汤炜玮 通讯员 熊欢 高雅

  10月29日,2018大河对话在武汉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美国、阿根廷、巴西、埃及、法国、德国、匈牙利、印度、俄罗斯、中国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与流域机构代表,共同讨论大河文化、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向大自然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马多克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将文化多样性视为人类共同遗产。在人类的历史中,文明是因河而生,同时河流成为了我们加强与外界联系的一种方式,通过河流推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丰富了彼此文化的内涵,从而实现繁荣。

  法国图尔大学卡尔·万增说,我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合作,要保护河流文化,要重新探讨河流管理的价值。要向大自然学习,要向大自然的动物、植物学习,进行大自然环境的管理。比如看大自然是如何进行净化管理的,把它运用到未来河流的管理中。

  传播“流动遗产”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说,开发利用保护要并举,要把保护母亲河、维护母亲河的生态健康放在第一位。

  全球水博物馆网络(GN-WM)协调员埃里贝托·尤利斯说,水博物馆希望能跟艺术界合作,希望通过艺术语言的力量展示水文化、水文明,这样才能共同应对全球的水危机。希望通过水博物馆平台,让我们打造人与水情感的联系,能够在社区层面、个人层面建立起人与水的情感联系。我们需要重新诠释人和水的关系,必须要在各个维度考虑到这种新的文化,包括在社会的、文化的、科学的、艺术的、精神的层面去诠释。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说,必须在公众与最直接、最真实的水文遗产之间搭起一座桥,通过观众与博物馆的有效互动,让观众从中找到自身的意义,要创造机会让观众与展品、与当代的价值建立起知识层面的联系和情感层面的联系。

  重塑城市与河流的纽带

  瑞典国际文化遗产专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卡特丽·利兹斯汀女士说,我们应该超越滨水区的开发和发展。在功能性方面,需要更多的有趣的活动,需要有更多创意项目。另外,需要有全球营销和推广的理念,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从大城市发展的趋势,进行河岸、滨河或者是滨水区的开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殷鸿福说,恢复长江的承载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解决方案,基本生态红线是为了保持生态安全,这是长江的基本红线,也是长江经济带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环。要在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全面考虑、综合计划,二是动员社会管理能力,三是国际合作,四是科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