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武汉晨报》2011年7月1日A03版
年轻时的莎莱。
那个时期纸非常紧张,她在一张很小的纸上写的艺术创作心得。
“毛主席曾经多次对我们说,文艺宣传在抗战中的威力,作用至少顶得上两个师。”说这话的是88岁的莎莱。
这位延安时期的“战地百灵”,师从冼星海,从《黄河怨》的女高音独唱,到从《纺棉花》开始的专业音乐创作,直至后来走上领导岗位,都没有中断琴键上的耕耘。
2004年,莎莱获中组部颁发“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武汉市仅她与江诗信获此殊荣。抚摸着这座党章图案的水晶奖杯,莎老欣慰地笑了:“这是我获得的最高荣誉,是党对我为人民服务的肯定。”
莎莱,原名李如琳,1923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里。外祖父、父亲、母亲都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上小学时随家人从祖籍地河北迁入北京。
1936年,莎莱秘密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为地下党的交通员。站岗放哨、刻印传单、张贴传单和教唱救亡歌曲……家,很快成了秘密交通站。那一年,她才13岁。
1938年早春,怀揣救国赤诚,莎莱来到陕北公学学习,很快便在音乐上崭露头角。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调到鲁迅艺术学院,师从冼星海。
她在延安创作的第一首歌,是在冼星海的指导下完成的合唱《怒吼吧,鸭绿江》,这首歌很快就在“东北抗联”中传唱。莎莱经常参加一些演出活动,1939年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鲁艺首次演出时,她担任了《黄河怨》的女声独唱,首演《生产大合唱》时主演村姑一角。
那一段岁月,延安条件极其艰苦。莎莱和同伴们挖窑洞、垒课桌,耕种操练;靠近内蒙古的临沂地区几乎是沙漠地带,烧牛粪烤窝窝头,莎莱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特别香”;笔墨纸张严重缺乏,莎莱就自己削木签,做墨水,“那个时候党需要我刻钢板”,莎莱就在巴掌大的纸上书写,字小如蚁,“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可以随时销毁”。
就在延河边,莎莱谱写了《纺棉花》等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极大地激励了人们的抗战热情,“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写,去哪里唱”。
在她的心中《白毛女》是她演过的最好的歌剧,因为当时演过之后“喜儿,俺闺女”就成了战士们的口号,战役胜利后,首长还送给她一把手枪。
莎莱1993年离休后,许多大型企业、乡镇、社区、学校都慕名邀请她为厂歌、校歌等谱曲,她有求必应,从来不计报酬。
“我写的歌范围很广,工农兵都有;帮助的病人也很广,有癌症患者,有劳教服刑者”。
2000年,莎莱在东湖医院住院时认识了梁宝山。梁宝山所在的河北省丰润县圪塔坨村想创作一首村歌,老乡们托梁宝山帮忙找人谱曲。梁宝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莎莱,没想莎莱爽快应允。又一次,有词作者邀莎莱为一学校谱曲,莎莱提议去学校看看。学校连栋楼也没有,更别谈操场,莎莱二话没说提笔就写。2003年“非典”,莎莱参与录制抗击“非典”文艺演出,“当时我也紧张,可我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能给大家鼓鼓劲,多好啊!”
70多年来,经莎莱之手修改过的歌词不计其数,但她从不在“词作者”上“贪功”。有一次,一首歌的歌词被改得只剩一处原句,原作者央求莎老署名,莎莱却坚持不肯。
前不久,莎莱大病了一场,回到位于永清小路的家里,觉得浪费了好多时间。最近,莎莱刚刚完成《烈士之歌》,亲自谱曲作词,不是命题作文,纯属有感而发,“我们能有幸福的今天,是好多烈士鲜血换来的,没有别的,就是这么朴素的创作想法。”
记者陈馨 实习生周爽
(作者: 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