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楚天百县跨越行]首善之区新方位:武汉心

发布时间:2012-08-29 05:34:36来源:SRC-13

  武昌:中国近现代“活化石”

图为:修缮一新的起义门。(通讯员童汉芳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余瑾毅 实习生 吴诗诗 通讯员 欧新梅 王慧红

  鲜有一座城市能像武昌这样,历史片段俯拾即是,细览武昌,宛如读一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

  张之洞路、中山路、首义路、民主路、解放路……仅看地名,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

  西起临江大道,东至中山路,张之洞路记载下一段波澜壮阔的洋务运动史。在张之洞任湖广总督18年期间,兴实业、办学堂、练新军,武昌一跃成为湖广行政中心、文教中心、纺织工业中心和军事重镇。至今,这段路上依然可寻学堂、兵营的遗址遗迹。

  穿过不远处的首义路,就是首义广场。世界为之震惊的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响起,十八星旗飘扬在武昌城头,改变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武昌起义在此成功。首义之区也由此得名。

  辛亥之后,轰轰烈烈的中国工农革命拉开序幕。在长江之滨解放路一带,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在此创办并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在此召开“五大”。抗战期间,武昌一度成为全国抗战指挥中心。

  数百米之遥的都府堤20号,依稀可见陈潭秋撑着油纸伞从泥泞中举步回家。这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把领导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留在了武昌。

  武昌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新时期的激昂。中北路上,厚重、朴实、具有苏式建筑风格的武重厂门见证了新中国的骄傲。1958年建厂以来,武重先后为我国的机械、能源、航空、航天、军工、交通、化工等行业提供了近2万台重大设备,并向北美、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出口产品,被誉为机床制造业的“亚洲明珠”。同时期建成的武船、武锅、武车和武汉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项目,书写出新中国的慨然气魄。

  20多年前,武昌火车站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行首站,邓小平在武昌停下脚步,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但武汉自此走向全方位开放,大规模地改造老武汉,渐向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迈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Copyright © 2001-201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版权为 湖北日报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采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