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生:做老百姓健康守护神
郑艳玲 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我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一毕业就进入社区医院当了一名社区医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18年,工作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让老百姓“人人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实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快捷的服务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身为一名医生的我,实现老百姓的愿望就是我们社区医生的“中国梦”。
我是湖北省第一个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医科大学生,曾在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我个人也获得了一些荣誉,我们武昌区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2007-2010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武汉市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0年在武汉市12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综合考核排名第一;2011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我们中心管辖1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1735人。下设3个社区站,在辖区内形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对前来就诊居民享受武汉市“5免6减”普惠政策;中心在全省率先对困难群体实行“20免18减”惠民政策。
作为一名社区医生,我的梦想就是做老百姓信赖的健康守护神!
特校教师:
我的鼓舞绽放你的笑靥
杨小玲 武汉市第一聋校舞蹈教师
每一个生命都有梦,每一个生命都渴望梦。作为特校的一名舞蹈教师,我的学生都是聋哑孩子,我常常想,能够帮助他们,其实是我之幸。教聋哑学生舞蹈,最大的困难就是,他们听不到节奏。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创新了一些教学办法。如:敲击大鼓(鼓声的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的脚心)、相互拍手拍腿、拍打地板、触摸音箱、用余光感受老师的节奏等十多种教法。比如,在排练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时,要求20名学生的手臂要从后向前依次伸出,很长时间这个动作都完成得不好,后来我想出了一种特殊的传递方法——吹气,通过吹气提醒前一位同学,完成动作。
我在特教岗位上工作了23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记录了一茬茬孩子们成长的笑脸,孩子们在舞蹈队学会了跳舞,找到了自信,站在绚烂的舞台,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520多名学生通过舞蹈学习步入了大学校园。看到孩子们成长的笑脸,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人生梦,用我的鼓我的舞,用我的“鼓舞”帮聋哑孩子圆梦,也是圆自己的梦。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