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周芳
该用怎样的语言描述“十二五”?
这是一段跌宕起伏,而又波澜壮阔的航程。
与东部省份比,无先发优势;与西部省份比,无政策优势;与南部省份比,无开放优势,但——
她从扑朔迷离的欧风美雨中走来,一路弯道超越;
她从神州大地的如林强手中冲出,定局逆势晋位;
她从中部崛起的深切渴望中挺起,尽显沉雄大气。
跨越发展,跳起来摘桃子;一元多层次,三维纲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
一个个新观念,领会中央精神、切合湖北实际,凝聚百舸争流的不竭动力。
发展速度年均增长10.7%,挺进全国八强,比“十一五”末前进三位,恢复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历史最高水平……
一组组数据,浸透汗水、振奋人心,记录不辱使命的历史担当。
在万古奔腾的大江边,砥砺奋发;
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书写华章!“十二五”,见证湖北发展新成就、新作为。“十二五”,彰显湖北发展新观念、新高度。
一项使命,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让时间的指针回到2013年7月。
盛夏的荆楚,生机盎然。
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北视察。行走在荆楚民众中间,他寄予厚望:要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这一战略定位,树立湖北发展的全新坐标。
中央的嘱托、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凝聚在同一个战略支点上。
何为支点?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说,支点就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支撑点、着力点;就是快于、好于、优于其他地区,在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方面重于、强于、特别于其他地区。
湖北能做到吗?“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作出重要研判。
这是对国情的深刻洞察。我国发展重点将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经济增长模式将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湖北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核心阵地。
这是对省情的准确把握。湖北已跨入中等收入门槛,进入实现全面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有条件乘势而上。
黄金作为,匹配黄金时期。“增强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弯道超越的信心和决心。”“把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不能替代前人,后人也不能替代我们。在湖北发展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和难得黄金发展期的当口,在跨越发展已成满弓之箭、蓄势待发的时候,我们只有乘机而为,跨越式发展,跑出以往不同的记录,才能无愧于历史、不辜负前人、对得起后人。”
蓄足劲、鼓足帆,湖北挺脊梁、立潮头。
干事、谋事、求发展,一股精气神,在荆楚大地升腾。
重振“大武汉”雄风;
支持襄阳、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支持黄石,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
支持十堰,打造国际商用汽车之都;
支持荆州,实施“壮腰工程”;
……
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当17个市州的发展蓝图捧出,17次掌声,情不自禁,经久不息。
忘不了那嘹亮的歌声。“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2012年2月11日,省委、省政府在荆门召开的市县乡三级干部会上,荆门一千多名干部,用歌声表达万丈豪情。
忘不了那激动的眼神。“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排山倒海不可阻挡……”2012年3月21日,省委、省政府在黄石召开的三级干部会上,黄石干部群众走向复兴的决心,令人动容。
17个地方,17场三级干部会,越开气场越旺。“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燎原似火;荆楚儿女的心志,澎湃如潮。
一元多层次,战略全覆盖,湖北经济版图由此重塑。从武汉“一城独大”到多点支撑、多极带动的新格局,湖北区域经济日趋协调。
构建支点,舍我其谁!
湖北,以千古沉雄之气,担当代使命之责。
一种定力,咬定“竞进”不放松
悄无声息中,下行压力扑面而来。
2011年,9.2%;2012年,7.8%。
历经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在“十二五”开局,出现放缓趋势,增幅由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而后进入7时代。
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一波三折,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幻影重重,债务危机不时刮来飕飕冷风。
审视国内,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旧矛盾新问题交织一团。
增速放缓,意味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全国都面临下行压力,湖北怎么办?“结合省情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省经济工作要实现‘五进’,即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2011年12月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坚持“进”的姿态不动摇。“进”,源自责任。在全国稳中求进的大局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快一些,有的地方则稍缓些,要以湖北之进贡献全国之稳。“进”,源自理性。中部省份发展快于沿海省份,内需导向型省份快于出口导向型省份。湖北打基础、管长远,蓄势多年,加快发展切合实际、符合规律。“进”,源自担当。发展不够仍是湖北最大的实际,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湖北要跳起来摘桃子。
进入2013年,经济走势更为错综复杂。
国际上,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流水落花春去也”,凯恩斯主义也难以妙手回春,福利主义制度可持续性发生严重困难,可谓云遮雾罩。
看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难、多难问题增多。稳增长、调结构,两难;财政增收、企业减负,两难;保持工业投资较快增长、消化过剩产能,两难。
全国增速放缓,湖北的投资和发展,还要不要鼓劲力争?
一时间,各种议论不绝于耳。
咬定发展不放松,以“竞”求“进”破两难。“我们要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的经济周期中,顺应规律,提振信心,逆向思维,竞进提质,效速兼取。”2013年7月,省委、省政府再次强调。“坚持科学发展不放松、加快发展不泄气、竞进精神不懈怠、转型升级不犹疑、改善民生不动摇。”2014年,省委、省政府深化思路,鼓励干部群众彻底放下思想包袱,把重点放在竞进作为上。
“越是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越要有竞进的姿态。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和压力,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沉着冷静应对,保持战略定力,咬定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2015年一季度的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又一次提神鼓劲。
竞,是一种姿态;竞,是一种精神。
大关口,大智慧。
回望“十二五”,“竞进”是湖北一以贯之的一根红线。在不进则退的险峻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坚持“竞进”的战略定力,无疑是湖北决胜千里的信心之源。
这一定力,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打消了疑惧,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方向。
这一定力,让湖北GDP总量重返全国第八,重回历史巅峰。
一份升华,三维纲要确立行动指南
全面深化改革,伟大时代的勇毅之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现代中国护航。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开启未来中国的崭新航程。
驶入“十二五”中后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带来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变革,直指现代化征程中的诸多忧患——
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过度依赖外向发展,长期徘徊在产业链中低端,人民群众难以从发展中分享更多红利……
忧患有多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就有多重。
情牵民生——
2010年12月,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各级干部要牢记“六民要旨”,即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
2011年12月,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念好“衣食住行,医教保业”的民生“八字经”。
聚焦绿色——“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促进绿色繁荣和生态文明的倒逼机制。”2010年的全省经济工作,旗帜鲜明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重视市场——“要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思维、体制机制、方法、路径,配置资源,增强活力,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2012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要求强化市场机制。
时代在发展,认识在深化。“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2013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体系完善、内涵丰富的“三维纲要”。
这是见微知著的卓识;
这是未雨绸缪的远见。
既契合中央精神、又符合湖北实际的新观念,显示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
观念上更加清晰,行动上更加坚决。
为绿满荆楚——
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五小”企业,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降低22个百分点;启动主体功能区、生态省建设等重大规划;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1.2%。
让市场决定——“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营造敬商、亲商、暖商、爱商的环境;开办“市场大学”,让各级干部接受市场精神的洗礼;从“黄金十条”到“科技十条”,蓄市场活水,引万商云集。
解民生疾苦——
心系移民,四进大柴湖;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家,田野留清波,心田播感动;村村通客车,打通回家“最后一公里”;挂图作战,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一条主线,适应引领新常态
2014年5月,党中央首次提出“新常态”;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系统阐释;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论述新常态,打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
全国上下,对新常态的认识不断深化。
新常态下,增速放缓,但总量并不低;
新常态下,增长趋稳,但可多元发力;
新常态下,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湖北,让“创新”二字,高扬在发展的旗帜上。
“要做中国的比尔·盖茨!”在武汉光谷的百纳信息技术公司,面对一群创业者年轻的面孔,前来调研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语重心长。
支持生物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习上海自贸区,当好引领发展的体制创新区、开放区、创业区和产业区;把光谷打造为创业者的“圆梦之谷”……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数十次到武汉光谷专题调研,现场办公,研究支持解决光谷创新创业问题。次数之多,密度之高,引人瞩目。
省领导为何如此关注光谷?
光谷之光,科技之城。这里,聚集着湖北最活跃的经济细胞,贡献着湖北最前沿的科技智慧,蕴涵着引领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驱动,是转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
创新驱动,是湖北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关键作为。
顺应新常态,省委、省政府作出新考量——
坚持科学发展观一步到位,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约的老路;
坚持面向未来的理性思维,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绿色GDP、民生GDP能做多大做多大。
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荆楚激发新气场。
这气场,激励干部克难攻坚——
一幅“作战图”,挂在恩施州扶贫开发办公室。
这幅图上,恩施州92万绝对贫困人口的分布、脱贫、小康时间进度等,分别用红、紫、蓝、绿、褐五种颜色标注。攻下一个贫困村,就插上一面红旗。“作战图”是使命,更是拼搏的精神。
这气场,鼓动各地你追我赶——
武汉市GDP迈入万亿元俱乐部,宜昌、襄阳双双突破3400亿元,过千亿的市由3个增加到10个。
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超过60%,大冶、宜都跻身“全国百强”;在典型的带动下,枝江、仙桃、当阳等地,凝聚士气,先后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冲刺百强。
只要努力,哪有迈不过的坎,爬不过的山?
这气场,吸引资本聚焦湖北——
第九届中博会,湖北签约项目224个,引进资金3600亿元;第二届央企湖北行,80多家央企,签下6491亿元大单;第二届楚商大会,签约项目464个,投资金额8276亿元……
仅2015年度的三场经贸盛会,湖北气场之强,风帆之劲,让人惊叹。“在现有良好态势基础上,绝不松气、绝不泄气、憋足一口气,运好三口气。”
分析2015年上半年经济态势,省委、省政府领导再次强调,适应新常态,既要保持定力,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更要保持气力,营造气场,最终壮大实力。
一份视野,奔向内陆开放新高地
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到来。从“一带一路”到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从打造长江经济带到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开放理念。
格局之宽广,视野之深远,彰显大国风范。
地处内陆的湖北,能不能跃上开放前沿?
2011年4月底和7月中旬,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先后到湖南省、江西省学习考察。湖北倡议“串珠为盘,握掌成拳,合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赢得湘赣两省领导一致赞同。
2012年2月,赣鄂湘三省群英荟萃。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宏伟蓝图,舒展在碧波荡漾的东湖之滨。
3年来,三省凝聚共识,党政代表团频频互访;
3年来,三省携手并进,城市群建设风生水起。
超前的谋划与努力,开阔的视野和情怀,让城市群澎湃中国心。
2015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
世界风云,神州气象,汇聚时代巨浪,在长江中游这片底蕴雄浑的土地上,迸射华光。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的殷殷厚望。
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这是国务院的战略定位。
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到长江经济带,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湖北进一步拓展发展大格局,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时光的年轮,跨入2016。“我省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积蓄能量释放期、综合优势转化期、四化同步发展加速推进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必须抢抓机遇,着力塑造创新优势、结构优势、空间优势、环境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面向未来,省委、省政府研判“十三五”。“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在全国发展方阵中总量进位、质量升级,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面向未来,省委、省政府承诺“十三五”。
继往开来,“十二五”时期的系列新观念,已然成为湖北的比较优势和精神财富,必将激励荆楚儿女乘风破浪,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十三五”。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只争朝夕,不胜不休!
(作者:ADMIN)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