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黄中朝、通讯员熊渤、帅移海)昨日,省防办会商通报:截至7月30日,全省除恩施州和神农架林区外,其他15个市州有55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旱,受旱农作物751.5万亩,其中重旱116.2万亩。全省有7.3万人、2.1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
7月11日我省出梅后,持续高温少雨。11日至30日,全省平均降雨48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少近6成,鄂东、江汉平原一带降雨偏少8成以上,鄂北偏少5至8成。7月24日,我省晴热高温达到峰值,有10县市气温高于40℃。
面对旱涝急转,我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省防办超前预判旱情,于7月20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防范,督促采取抢引外水、用好内水、科学配水、应急送水等措施积极应对旱灾。
针对汉江中下游水位低、不利于沿江涵闸引水的情况,在国家防总、长江防总支持,7月26日12时,丹江口下泄流量加大200立方米每秒至700立方米每秒。在引江济汉工程尚未验收情况下,加大引水流量至400立方米每秒,有效缓解汉江下游水量不足问题。
7月25日至30日,通过水库、闸站等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全省共调配抗旱水量12.5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抗旱供水。应天门、京山、应城等重旱区要求,省水利厅调度京山高关、吴岭水库采取非常规措施应急供水,截至7月30日,累计供水2200万立方米。
全省抗旱专业队伍紧急行动,投入抗旱应急服务。天门、枣阳、丹江口等市抗旱服务队出动540人次、机械设备120台套投入抗旱。全省参加抗旱的干部群众有73.5万人,累计抗灌农田813万亩次,临时解决6.7万人和1.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相关新闻:
省农业厅派6个工作组指导抗旱减灾
湖北日报讯(记者黄中朝)昨日省防办会商传出消息:省农业厅派出6个工作专班,分赴全省各地指导抗旱抗灾工作。
眼下,正值水稻抽穗扬花、灌浆结实阶段。持续高温干旱热害,造成水稻结实率降低,全省水稻受灾面积576.2万亩,成灾127.8万亩;玉米、棉花、花生、蔬菜等旱地作物受害严重,部分绝收。面对灾情,省农业厅于7月25日至27日,派出6个工作组,由厅长肖伏清等厅领导和农业专家带队,分赴黄冈、咸宁、黄石、荆州、襄阳、鄂州、荆门、孝感、随州等地指导抗旱减灾。
荆门全市进入抗旱状态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富春、通讯员彭文洁)20多天无有效降雨,荆门水稻受旱面积达79.4万亩。目前,该市已投入抗旱劳力8.56万人、抗旱设备2.7万台套,累计灌溉农田180万亩次。
今年1月以来,荆门、钟祥、京山3个站点累计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偏少,其中梅雨期平均降雨153.7毫米,与历年梅雨均值比偏少4成。7月11日出梅后,该市一直无有效降雨。
荆门市于7月28日召开全市抗旱工作紧急会议,宣布全市进入抗旱状态。要求科学制订灌溉用水计划和调度方案,统筹过境水、自备水,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
钟祥市细化水量分配计划,采取水库放水、涵闸引水、泵站提水以及河湖联调、湖库联调等措施。目前,该市水库开闸放水4800万立方米。360处大小泵站全部开机,提水4700万立方米。
东宝区解决26个“旱包子”村灌溉死角问题。全区扩挖320口塘堰,增加80万立方米蓄水容积。打抗旱井5口,解决近5万公斤粮食生产用水所需。
沙洋县落实抗旱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抗旱中的突出问题。整合涉农资金近2亿元,推进渠道疏浚、农电和泵站改造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旱情初现后,该县及时与漳河水库、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沟通,比用水高峰期提前10多天启动全方位调水、引水、提水,最大程度缓解旱情。
(作者: 编辑: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