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传奇教授张良皋追悼会举行 “牛弟子”们忙前忙后送张老

发布时间:2015-01-19 10:47:15来源:SRC-196

  武昌殡仪馆内,早早地挤满了前来哀悼送别的人。记者孔轩 摄

  传奇教授张良皋追悼会昨天早上举行

  “牛弟子”们忙前忙后送张老

  本报记者王震

  昨天早上8点,武昌殡仪馆天元追悼大厅里,满满当当挤下了500多人,都是来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先生送行的。

  老先生最早的一批弟子现在都是全国建筑界的牛人,昨天大多数都赶来为老师送最后一程;老先生90高龄还不离讲台,是华科大年纪最大还在执教鞭的“90后”教授,昨天他的众多“小学生”也来了;老先生后半生钟情于鄂湘贵土家族及苗族建筑的研究保护,与当地民众结下了深厚友谊,昨天这些少数民族老朋友也来了;老先生博学强记,在文史上的素养极高,因此“张粉”众多,昨天仰慕他的黄陂农民还有汉网网友也赶来了。

  他们都很牛都是张老的弟子

  昨天追悼会现场,有一个人从头到尾在忙碌着,他就是华中科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万敏,也是张良皋的开山弟子——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他说,老人家一身淡泊名利,论学问绝对是泰斗级人物,但他连系主任也没当过,就喜欢三天两头往山区跑,搞建筑研究。他获得的荣誉也不多,一个是华中科大“十大名师”,另一个是几年前国家颁发的一个二战老兵勋章,再就是2013年的“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终身成就奖”,然而老人家对二战老兵的荣誉最为看重。

  张老一生清贫,以至于后来出书都拿不出钱,还是一帮弟子帮老师解了难。其中,张老的第二届硕士研究生孙洪力贡献最大,他现在在北京从事房地产开发,在向张老遗体告别的时候突然跪倒在地,让人动容。张老第三届硕士生、现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许世文,张老第四届硕士生、现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也来了,他们说先生的言教,终身受用。

  人群中,有一位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男子。一打听,中年男子叫姜刚,是张老1982级首届本科生学生,现在是广东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老的牛弟子还有很多,琴台大剧院的设计师黄捷就是其中一位,他昨天也专程从广州赶来。

  张老是年轻学生的为学典范

  马瑞坤是万敏的硕士研究生,去年刚毕业,现在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工作,算是张老的徒孙了。昨天,他和一帮师弟师妹们也在忙前忙后。

  他在研究生期间,被万老师安排给张老做研究助理,协助张老的出书工作。“张老都快90岁的人了,但做学问的那股热情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马瑞坤说,张老总是习惯晚睡晚起,晚上忙到十一二点甚至转钟,早上10点再起床,他说晚上思路清晰些。

  马瑞坤说,张老喜欢把吃完药的药盒撕成小纸片,用来做记事的小便签,记下要看的书单或者写书的要点。张老几乎用了5年时间完成一本《蒿排的世界》的著作,马瑞坤辅助他时,他已经完成了大半。“这本书含金量很高,气势磅礴,立足是湿地大环境的营造,从水力学、湿地植物学、地理学、人类文化学等角度,提出蒿排是人类文明的水上温床的观点。”马瑞坤记得,张老为了让自己帮他给这本书绘图,几乎每周要用两个晚上的时间,给他仔细讲他这本书的内容、观点,简直就像上课一样,治学严谨的态度让他十分感动。

  到恩施潼泉看吊脚楼成了遗愿

  昨天,恩施土家族来了两位老朋友。其中一位是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江向东。“我和张老认识有20年了。”江向东说,张老一年要到恩施的山区跑一两次,有些山穴很危险,他也要亲自钻进去看一看。另一位老朋友是恩施土司第一大姓向姓后人向端生,他说,老先生最后一次来恩施,是去年11月5日,在鹤峰县城参加荣美土司文化论坛。“老先生还很想去恩施潼泉看看,因为那里的古吊脚楼保存比较完好。可惜,这已成了他的遗愿。”

  张老率先开展鄂湘贵土家族及苗族建筑的研究保护,对土家建筑和土家文化进行了精妙的诠释,指出土家的巴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已有多处土家寨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到离世前两个月,他还亲自去恩施鹤峰考察。 “他爱鄂西,抗战流亡到鄂西,这块土地养育过他,先生也回馈了他的爱。鄂西旅游有今天,他居功至伟。”华中科大建规学院副教授刘小虎说。

  黄陂农民赶来为张老送行

  昨天上午,一位男子举着“张老好走”的纸牌,站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他是黄陂杨楼子老榨坊的传人杨德元,他说自己要建榨油作坊博物馆,找人设计要20万元,他根本拿不出来,就托人找到了张老。张老指导他怎样设计斗拱、翘角,怎样做到建筑对称,后来博物馆建成了,他们也成了朋友。

  去年杨德元邀请张老到他的老榨坊来参观,张老的学问让他折服。他们在黄陂的一些古建筑寻访时,张老告诉他“一厢情愿”的来历,就和古建筑有关,古时男女分别住在东西两边厢房,男女谈恋爱如果只有一方愿意,就是“一厢情愿”。

  张老还是文化名人,经常参与一些武汉地区文化寻访活动。昨天,汉网网友“铁血十八星”专程来送老人一程,他说,张老是二战老兵,交往的时候经常谈到抗战期间的轶事。汉网网友童汉芳说,自己以前在东湖管委会工作,曾听过张老在东湖总体规划会上,就如何保护东湖的讲话,对这位有学问的老人印象极深。2009年1月17日,汉网人文版的网友组织寻访江汉路老建筑的活动,当时邀请了时年87岁的张老。整个寻访活动,张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耐心回答网友的问题。

  来自黄陂的农民,特意汇集了关于张老的采访报道以示哀悼。 记者孔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