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良皋先生
图为:张良皋先生的部分著作 记者叶茂林摄
图为:张良皋先生的部分著作 记者叶茂林摄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罗欣 周治涛)那个八九十岁高龄仍深入奇山峻岭探寻中国人文地理之谜的老先生走了。1月14日16时42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著名建筑教育家、巴楚建筑文化缔造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张良皋,因病抢救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
张良皋于1923年5月16日出生于湖北汉阳,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51年,他加入武汉工程公司设计科,主持设计建造了汉阳钢厂转楼车间、青山红房子、新华电影院、老华中农业大学、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纪念碑、归元寺素菜馆等知名建筑。晚年退休从教,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今华科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创始人之一。
他的代表著作包括《武陵土家》、《老房子——土家吊脚楼》、《匠学七说》、《巴史别观》、《中国民族建筑——湖北卷》等,在这些著作中,其对土家建筑和土家文化进行了精妙的诠释,指出土家的巴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建筑大师,还有诗人、红学专家。”昨日,杨叔子院士痛心地表示,张良皋教授兼通文史,博古通今,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方面都颇有成就。
多年来,张良皋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常常呼吁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信。2013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交流年会上,他荣膺民族建筑终身成就奖,并在颁奖仪式上响亮地喊出了“民族建筑,世界昭辉,中为洋用,舍我其谁”的口号。
上月6日,张良皋在做常规体检时被发现有肺部感染,住院治疗。本月7日,他因病危被转入到重症监护室,此后靠药物和呼吸机维持生命,直到辞世。
张良皋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月18日8时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一生推崇“记得起乡愁”的设计
——社会各界追忆张良皋先生
记者罗欣 周治涛
老先生走了,留下的不仅是多不胜数的荣誉,还有让后人铭记的高风亮节。追忆起先生的音容笑貌,学生们泣不成声;缅怀张老的学术人品,同行们心服口服……昨日,在华科西二区的老房子里,前来缅怀的人们将所有的悲伤化作一句祝福——张老,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建筑
华科人文学院教授刘克明等,昨日为张老作了一幅挽联:“平身志班倕(班倕:古代巧匠公输班和倕的并称,公输班即鲁班,倕音zhuì,舜时为共工之官,两人都是能工巧匠),长留浩然正气;教泽衍江汉,共仰峻节高风。”他说,先生前半生是从事建筑设计,后半生教书育人。在学术方面一直坚持“学问的正道”,他还喜欢仗义执言,批评不尊重历史的建设,呼吁珍视中国的文化资源。
“张先生是在业内有巨大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他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批人。”武大城市建设学院教授赵冰介绍,张老坚持独立思考,是建筑文化研究的先驱者。他的研究还具有世界视野,经常被邀请到全世界各地讲学。因为先生年轻时曾当过翻译,英文极好,对于世界各地建筑的比较分析也很权威。
在杨叔子院士看来,张老是一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接受本报《大家之问》专栏(本报去年11月13日A07版曾报道,版样见上图)采访时,张老就盛赞武当山建筑群的艺术水准比肩佛罗伦萨,呼吁更多的人补习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建筑优秀的一面,期待更多设计“记得起乡愁”。
原样迁移洪山无影塔
回忆起祖父对自己的影响,现在武大建筑系当教师的张点说,是张老将他带到了建筑的研究领域,并教育他治学要严谨,“他不希望我追求金钱、名利,希望我做好学问。”他介绍,祖父最负盛名的事之一是复原武汉洪山西头的无影塔。上世纪六十年代,张良皋接到任务要把原来安置在洪山东头的无影塔迁移到西头施洋烈士墓一侧,借鉴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理念,这个浩大的迁塔工程,张良皋想做到“一个石头也不多,一个石头也不少”。但由于没有先进的设备,搬迁队用接近原始的方式完成了这项工程。从顶上开始拆,拆一层,画一张平面图,给这层石头编好号,搬开,开始下一层……终于在1963年的冬天,在洪山另一头立起了一座“原汁原味”的无影塔。
张老的女儿张眺说,三个兄弟姐妹都受到父亲的影响,当了教师,“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对我们说教什么,而是他的行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她说,父亲求学期间还有一段特殊的经历:中国抗日战争,与盟军并肩作战,需要翻译。张良皋大二时投笔从戎,参军到了昆明炮兵训练中心,任3级翻译官(同少校待遇),一年后抗战胜利,他才脱下战袍,继续学业。
去世前还惦记学术论坛
本月17日,湖北历史建筑研究会将正式成立,此前张老还被邀请作为学会顾问,遗憾的是他已无法参加。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肖伟表示,湖北历史建筑研究会的宗旨,是要让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这也正是张老生前学术愿望。张老生前还十分惦记即将在汉召开的“荆楚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高峰论坛”,希望与大家分享他的学术观点。
在国内建筑领域,张老一生专注于学术研究,树立了业内标杆,堪称巴楚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肖伟介绍,张老非常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文化视野中的独特意义,他出版的一系列著作,对中国传统地域建筑文化提出了很多新认识,如选取鄂西土家吊脚楼为对象,发现中国干栏建筑早成系列。
对湖北建筑设计,张老同样密切关注。湖北省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省科技馆新馆是光谷“地标”性建筑,2012年89岁高龄的张良皋先生,专程参加研讨会,为新馆支招献策,认为科技馆不要一味强调建筑的高科技化,而应体现建筑为科技内容服务的理念,多展示湖北独有的特色科技文化,形成本土化特点,这一建议被设计方及时采纳。
记者手记
8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极其简朴,书是最多的摆饰。走进张良皋教授的家中,如果不是家人介绍,你很难想象到,那张小小的被埋没在书中的单人床,是先生休息的地方。
更让人心生敬佩、又觉得心酸的是,他家的衣柜里都摆的是书架。张老的女儿张眺,退休后一直照顾着父亲,她说,先生90多岁仍然每天都会看书、看新闻,对建筑的研究永葆热情。去年暑假,他还去了趟恩施考察。而先生73岁的生日,是在埃及金字塔前度过的。
张老雅好诗词翰墨。前些天,在病榻上,他还写了5首诗,感叹人生,忧心国家的建设。著名诗人邵燕祥的《诗人辞典》,也收录了张先生的作品。
张老的英文很牛。他走遍了世界五大洲,曾在美国、北非等地讲学。这些经历,使他看任何事情都具有世界视野。经过比较,他对鄂西的山水情有独钟,这与他的中学时代在鄂西度过也有关系。张眺说,父亲生前有一个愿望——在鄂西哪一座大山上,留下自己一个手印,就像巴东燕子岩留下了古人的手印一样。
因为采访,我与张老近距离接触了4次。他是个性情中人,思维活跃,语言诙谐,开怀处依然像个淘气的顽童。听他讲话完全会忘记这已经是位90多岁的老人。一些听过他讲座的学生说,他关于《红楼梦》的演讲,同杨叔子院士的那篇《理想崇高,志于成人》一起,成为华科人文讲座的“经典”。因为演讲者具有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口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张先生也被人称为最牛“跨界”建筑学家。在建筑的道路上,历史和文学像是他的左膀右臂。“建筑师古称‘匠人’,大匠贵在是通才,”他希望我把这个观点写出来激励年轻人,“博古通今才能缔造‘大匠之学’”。记者罗欣
(作者:ADMIN)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