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被低估的大诗人”张执浩:把诗写得正常人爱看

发布时间:2013-12-10 15:54:38来源:SRC-220

  很犀利也很宽容

  如果根茎能说话

  它会先说黑暗,再说光明

  它会告诉你:黑暗中没有国家

  光明中不分你我

  ……

  如果根茎能说话

  它会说地下比地上好

  死去的母亲仍然活着

  今年她十一岁了

  十一年来我只见过一次她

  如果根茎继续说

  它会说到我小时候曾坐在树下

  拿一把铲子,对着地球

  轻轻地挖

  ——《如果根茎能说话》

  张执浩常在诗里化用一些流行语,如“酱紫”、“断背山”,并赋予新的意味。对焦灼而浮躁的现实社会,他不回避也不迎合。“一块煤可能是国家的敌人。我们挖/一头奶牛也可能是/一朵菊花加上另外一堆,你害怕吗/一根火柴与另外九十九根关在一起/当它被放出来时,它是危险的/我们挖很深的坑,还是没有底层……”他自有清醒的价值立场。

  中国当代诗要去除暴戾之气,他说,诗不能为批判而批判,降低艺术品质的追求。一方面,“思想有意思,但不如发呆”,另一方面,也要“给不值得一过的人生以过下去的勇气、信念和温暖”。他写《拆》、《是的》、《为删除而作》,如鲠在喉,不得不发。《中国候鸟》隐喻农民工群体,写出了他深度的关切和焦虑:“千山万水美好/千山万水莫名其妙”。

  作为公民,张执浩认真关注着时代命运。当乡愿和犬儒盛行时,这种关注很珍稀,这种书写有望成为历史真相的一部分。有人说他可以写最好最宽阔的诗,也可以入最俗最逼仄的世。

  【记者手记】

  我执

  记者刘功虎

  王国维品诗,认为“无我之境”比“有我之境”高明。张执浩的诗首首“有我”,只写目击过的人和事。

  他走在路上想起女儿,回家洗个澡,就有了《爸爸,给顶儿》。

  他写“抽象”的《八分钟》,秒针在唱:“去死吧,去死吧……”,是常常抬起手腕凝视的产物。

  他写回忆,童年的记忆,皆是实在的体验:5岁时被父亲打骂,躲到冬青树上睡了一宿,“我们都安静的时候,只有月亮在天上奔走,只有妈妈倚着门框在哭泣”。

  他用过的烟盒不会随手一丢,隔些时上面就写满了字句。记者去采访他的头一天,他刚在烟盒上写下“往生”这个词。以这个词为原点,他会生发出很多想法。他经常花很长时间去琢磨同一个东西。他预知会有新词蹦出,但永远料不到“爆点”何在。

  “一首诗如何出炉,是一个很神秘的过程。”他这么信奉经验主义,也会说出这么神秘主义的话。“你这会要我写黄鹤楼,强制我,我就写不出来。非得有个触电的过程。”评论家昌切说张执浩是在用艺术的法则规范生活的法则,从创作第一天起就在追求奇思妙想。他剔除了虚假的善,追求本我的真,一心要呈现有味道的美。“有我之境”不见得比“无我之境”逊色。

  抽烟、喝酒,率性、好玩、随和。张执浩现在是湖北诗歌界的一个中心点,很多人愿意找他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