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宜昌黑旋风锯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内一角。(记者 黄余洋 摄)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判断。
循着党的十九大指明的方向,把发展的聚光灯聚焦到长江中上游接合部的峡江之地,这片走过千年风霜雪雨的沃土,如何在高质量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宜昌,中部一域,需要摆在国之全局中答题。
这里,自然从不吝赠予,万里长江驻足停留造就高峡平湖,八百里清江怀山抱水绘就绝版画廊,两江交汇,山平水阔,未作任何犹疑地将迈向高质量的资源倾注。
这里,历史从不曾遗忘,掀开华夏文明崭新一页的嫘祖,向世人发出“吾将上下而求索”强音的屈原,传承着朝着高质量勇毅开掘的精神基因。
这里,时代从不会错过,自贸片区中渐渐崛起的内陆开放高地,“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诠释着宜昌在高质量征程上的使命担当。
澹澹江涌,昼夜东流。
赶考路上,宜昌已出发。
壮士断臂,在“舍”中求“得”
“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回望曾经的发展历程,富庶的宜昌,磷矿资源储量达36.67亿吨,占湖北省储量的57.9%,占全国储量的20.8%。依托水运优势,化工产业迅速在长江之衅崛起,并成为宜昌首个过千亿的支柱产业,2016年产值占全市工业近三分之一,占全省化工近三分之一。
展望新时代,“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明确了方向,指明了路径。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部的宜昌,肩负“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历史重任,破解“化工围江”成为最大的难题。
但困难前,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壮士断臂,“关”!
全市上下毅然决然。
闻号而动,听令即行。去年9月17日,香溪化工启动沿江化工企业“第一拆”,正式告别历史舞台。企业负责人邓全洲说:“因企业能耗高,存在污染,且位于长江1公里范围内,为保护这一江清水,必须关停拆除。”
凤凰涅磐,意志如铁。距离长江百余米的纳税大户田田化工舍弃年平均利税3000万元,于去年12月19日启动拆除。
企业所在地艾家镇的居民们看着300多台套、总估值近2亿元的生产装置拆除,直呼“政府企业合了心,不愁江水不变清!”
自我革命,驰而不息。去年,宜昌市强力推进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首批依法关停25家化工企业,其中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12家。关闭矿山等206家,关停规模以上磷矿开采企业29家,压减磷矿产70万吨。
伴随着关停工作的推进,化工产业“块头”小了,但“筋骨”壮了。去年,全市精细化工占化工产值比重提高到20.3%。
突出创新,在“低”中向“高”
“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改变,从何处起?
突出创新“改”!宜昌用行动作出回答, 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努力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实现从低端向高端的跨越。
1月16日,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技改生产线点火成功,标志着该公司投资5450万元进行的生产线提质升级改造顺利完成,将加速抢占0.2毫米超薄玻璃国际高端市场。
南玻集团副董事长王健介绍,0.2毫米超薄玻璃量产后,打破了欧美和日本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追加投资实施技改,不单纯追求产量提高,更要专攻质量提升。
2月9日,湖北三宁投资100亿元实施技改,启动年产60万吨新材料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纳税5亿元,带动相关工业产值180亿元。
公司董事长李万清介绍说,项目多项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总能耗大幅下降,生产的产品市场需求巨大,可大幅缓解进口依赖。
在南玻、三宁公司的带动下,新一年宜昌工业技改之火持续“点燃”。投资10亿元的兴发集团7万吨草甘膦装置搬迁项目、投资11亿元的华阳化工年产1.5万吨紫外线吸收剂搬迁项目等一批示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宜昌设立1亿元工业技改专项资金,深入实施“企业技改三年行动”,补齐本土企业技改投资不足的最大短板,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50%以上。
同时,按照国际最高标准建设2个专业化工园区,并严把搬迁入园标准,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循环化、绿色化发展。目前,首批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已经启动。
工业技改,已迸发出强劲动力。一季度,宜昌实施技改项目400个,总投资1057.6亿元,同比增长3倍多。其中,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31个,投资501.1亿元,增长23.1%。
以质为先,在“无”中生“有”
“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动能,宜昌提出以质为先“转”!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先后赴广深、访京沪,既招“才富”,也招“财富”,努力在“无”中生“有”,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实施,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看高端装备制造。1月初,广汽集团投资35亿元、年产2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的宜昌基地项目全面开工。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以此为契机,宜昌正积极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已配套16个上下游项目。未来,还将同步规划、同步招商,建设宜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计划3至5年内兴起现代化汽车产业城和千亿汽车产业。
看生物医药。3月8日,宜都东阳光投资30亿元建设国家创新药、仿制药生产基地项目,届时将形成150个左右创新药、仿制药项目生产规模,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15亿元以上。将与宜昌人福药业、三峡药业、华强科技、枝江奥美医疗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宜昌2020年生物医药产值达到千亿元。
看文化旅游。宜昌专门设立30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旨在突破性发展服务业。总投资60亿元的三峡游轮中心项目启动建设,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实施。到2020年,预计游客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一季度,宜昌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制造业投资增长13.7%,民间投资增长14.7%,技改投资增幅达到326%,地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66%。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新时代开启的新征程上,宜昌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站台。
(作者:曹霓)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