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数字,承载着宜昌人的“汽车产业梦”。它们属于广汽乘用车宜昌项目:项目占地约1400亩,计划总投资逾35亿元。
这一项目,2018年1月8日正式启动。年头倏然近年尾,奋斗换来新景象:在高度自动化的焊装车间,一排排装配机器人已在安装调试。按照计划,首台“宜昌造”的传祺汽车将于明年3月下线,6月实现量产。平均50秒生产1台车的全国最快速度将在宜昌诞生。
汽车产业梦,春天将成真。而宜昌的高质量发展之梦,也坚实筑基2018:投资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质效稳步提升,新兴动能持续成长,产业“素质”实现了新跨越。
扩大有效投资,“定海神针”更有定力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现实生产力。从1月起,宜昌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每月集中开工一批质量优、规模大、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三宁搬迁转型加速迈向高端、比亚迪投资百亿建设轨道交通产业园,东阳光连续8次追投宜都,三峡游轮中心60亿打造“维多利亚港湾”,宜昌综合保税区边申报、边建设国内开放层次最高区域,姚家港打造国际一流绿色循环化工园……
特别是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要求后,宜昌市迅速传达学习、积极行动,在继续做好每月开工活动的基础上,同步开展专业招商签约活动,并于9月创新推出“集中开工+集中签约”组合形式,旨在开工一批、签约一批、洽谈一批,形成项目落地的“流水线”。
扩大有效投资的力量之源,是宜昌秉持新发展理念招商选资。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赴招商一线,先后5次到深圳、北京等地推进比亚迪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船重工等重大项目洽谈签约。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积极跟进,每个月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带队外出招商110余次,促成了16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签约。
同时,宜昌划定11个重点产业招商方向,对应成立了14个由市级领导牵头的产业招商专班。截至10月31日,已举办2场次专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签订28个项目,协议投资额175.42亿元。
据相关通报,一组经济数据令人欣喜:预计全年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780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61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10个。在招商引资协议投资中,工业项目、民营项目占比达到70%;在实际投资中,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
突出技改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1月中旬,宜昌南玻光电生产线技改项目点火,宣告打破日欧技术垄断,刷新国内0.2毫米玻璃最薄纪录。
12月中旬,这条玻璃生产线上“空无一人”,一台台机械手有序生产,比两张A4纸叠在一起还要薄的特种玻璃“排队”下线。
“宜昌造”产品频显强大市场竞争力,这得益于技改之火持续“点燃”。今年,宜昌设立1亿元技改专项资金和30亿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金,为本土企业技改注入了强劲动力。前三季度,全市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12个,比年初增加474个。宜昌全年有望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00亿元。
受益于“企业技改三年行动”等扶持政策,宜昌传统化工产业转型步伐加快。今年2月,作为全市三大化工企业之一,湖北三宁投资100亿元建设合成氨原料结构调整联产60万吨乙二醇项目,采用世界一流的设备、最先进的安全环保设施和工艺路线,实现煤基多联产和产业升级。到2020年,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新增产值80亿元,新增税收5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宁”。
“改”是宜昌化工产业“关改搬转”的其中一环。除了技改政策,宜昌相继出台化工企业搬迁入园配套政策、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规划,制定化工企业项目入园指南和负面清单,引导支持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另外,还安排了3年5个亿的化工产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磷石膏综合利用专项资金。
兴发集团新建有机硅、草甘膦、烧碱等项目,让所有产品封闭循环,实现“化工无废料”;华阳化工拿到了宜都化工园的“入园证”,投入近千万元实施技术改造,成功研发出紫外线吸收剂的高端产品,订单不断;开元化工精细化工产能搬迁到姚家港化工园,引进中南大学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除了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广汽乘用车宜昌项目,吸附了20多个上下游项目,催生出汽车零部件产业。12月21日,宜昌汽车产业园打响汽车零部件项目投产第一枪,华智汽车座椅项目产品顺利下线。在猇亭,3至5年内将兴起现代化汽车产业城和千亿汽车产业。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全面启动。人福、东阳光等企业的多个品种在全省首先完成评价上报审评。东阳光投资超8亿元的仿制类药物及大品种制剂和磷酸奥司他韦制剂项目、三代胰岛素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恒安芙林药业成功获批湖北省第二家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生产和临床使用试点企业。
另外,全市今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6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3家企业上榜中国品牌价值评价50强,39家企业获省“隐形冠军”和“科技小巨人”认定。
精准做强做优,三次产业活力迸发
今年“十一”长假,宜昌旅游以美景打底、以文化润色,共接待游客807.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6%、35.39%。
同一时间段,宜昌三峡机场起降航班54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近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和17%。
全年的预计数是:宜昌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突破7600万人次、850亿元;三峡机场旅客吞吐量300万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超过5万人次。
这是宜昌以大旅游、大健康、大物流、大数据为主导,突破性发展服务业的缩影。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克难攻坚,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5%,占生产总值比重从不到32%增长到37%以上。虽距全国全省水平仍存一定差距,但三产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大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平湖半岛征迁取得突破性进展。昭君村和朝天吼加快升级。宜都青林古镇、五峰国际滑雪场等投入运营。一批精品民宿、自驾房车露营地相继建成。总投资100亿元的巴山金谷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落地。新增国家4A级景区2家。
大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宜汉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宜昌至钦州至马来西亚古当港口的国际铁海联运货运班列首发,中部地区第一条南向大通道正式打通;“宜蓉号”集装箱班列首发,标志着北粮南运西进物流体系成功构建;三峡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被纳入全国第三批示范项目。宜昌入围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商贸产业提档升级:苏宁控股集团与宜昌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全面布局宜昌,预计到2022年,全渠道年销售规模突破20亿元。新增外贸备案企业144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达到12.7亿元,宜昌柑橘、茶叶香飘世界。
(作者: 编辑: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