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宜昌频道 > 资讯

绝壁引甘泉 恩施穷村解大难

发布时间:2018-11-30 21:12:00来源:荆楚网

杨文清和同事一起通过村里自制的吊篮下绝壁寻找水源。通讯员杨志英 摄

杨文清在水源地现场勘测。通讯员杨志英 摄

引出甘泉,杨文清和村民们开心不已。通讯员杨志英 摄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杨志英、何厚英)杨文清是国网恩施市供电公司屯堡供电所员工,恩施市田凤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近日,他坐上吊篮,去村子里走访。

  吊篮摇摇晃晃接近峭壁。杨文清小心地避开岩壁上突出的树枝怪石。在吊篮上方的悬崖上,一台吊车正在缓缓地送吊篮下降。

  杨文清不是走访贫困户吗?难道还有人住在这么险要的地方?走访还得飞崖探险?

  他走访的,是田凤坪村全村的水源。

  缺水之苦

  南北长约万米、高100米至400米不等的朝东岩,是国家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坐落在朝东岩悬崖脚下的田凤坪村,是恩施市1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田凤坪村风景优美,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水源,只能“靠天吃水”。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当地降水少,只要连续干旱10天左右,村民就会面临“吃水难”的问题。

  为解决吃水问题,田凤坪村人想尽了办法。

  在田凤坪村,几乎家家都有水窖或者露天蓄水池,还有村民合起来挖了堰塘。

  辛辛苦苦蓄上的水万分宝贵,为了防止有人夜里“偷水”,村民睡觉前甚至要跑到堰塘前故意将水搅浑。

  条件好一点的村民则开着三轮车外出拖水,村民之间也经常相互“借水”。

  “乡政府经常用洒水车送水到村里来,但这只能解决小部分人的吃水问题,大部分人都是吃‘天花水’——靠下雨的时候积点雨水。”村支书杨流祥说。

  这几年,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缺水却成为脱贫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村民李纯前介绍,以前听老人们说,解放初期,村民们见下雨后朝东岩山脚下总有水流出来,就组织起来在山脚挖了三年。尽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村民们始终没能见到水源。

  村支书杨流祥说,“我们几代人都晓得这悬崖上的天宝洞有水,老百姓一直渴望把洞里的水引出来,但是洞在悬崖上,难度很大。”

  缺水,成了田凤坪村祖祖辈辈人心里的痛。

  探水之艰

  进入10月,村民们又将面临无水可用的窘境。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到天宝洞探水。

  天宝洞位于朝东岩悬崖中部,上距崖顶100多米。树枝、山风、内陷的崖壁,都是对探水人员极大的威胁。

  这第一趟探水,谁去?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十分慎重。

  “我以前在外线作业,爬过电线杆,也不恐高。”55岁的党员杨文清主动要求承担这个工作任务。

  10月12日,杨文清和驻村扶贫的罗方宇、村民曾明桂等一道,戴上安全帽,借助攀岩绳下洞探水。

  和户外运动的速降不同。在下降的过程中,杨文清需要用手提起绳子的另一端,80多斤重的绳子每提起来十厘米,他们就下降十厘米。

  悬崖顶部相对轻松一些,脚能蹬到岩壁上借力。到了距离崖顶50多米的地方,攀岩绳和人都悬在空中,完全没有可借力的地方。

  “身体就绕着绳子一直转圈圈,很难控制。”杨文清心里一下就紧张起来,吓出一身冷汗。但想到自己肩上的任务、党员的身份,他慢慢调整好了心理。

  100多米的距离,杨文清他们用了20多分钟才下到天宝洞洞口。到达目的地后,他们手脚发软,瘫坐在洞口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结队进洞。

  黑漆漆的山洞,似乎一直走不到尽头。

  “当时没有考虑到洞有好深、有好远、有好难,我们就一直朝前面走。”杨文清说。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杨文清听到了细微的水声。

  “我们心里很激动。又走了一段,在洞里看到了一汪水,信心更足了。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在山洞最深处的一个地缝里面发现了一条暗河。”杨文清说。

  找到水了,杨文清兴奋不已,顾不上洞内的乱石,一路小跑过去。

  杨文清他们取好水样,沿途做上标记。再出洞,已经是两个小时后。

  天快黑了,必须尽快返回。但此时的杨文清精疲力尽,已经没有力气去拉动攀岩绳。

  大家一把一把地帮着他把绳子往下送了五十米,杨文清这才缓过劲来。他自己慢慢控制下降速度,好几次撞到从悬崖长出的树上,差点滚了下去。

  引来幸福泉

  扶贫工作队将杨文清他们带出来的水样送到专业机构检测,发现水质适合饮用。

  确定了水源和水质,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立马行动,请来吊车,用吊篮把管网、发电机等施工设备运进洞中。

  杨文清又先后几次下到洞中,给发电机接线、安装水泵、敷设水管。经过大家几天的共同努力,终于把水从洞里引到了山下。

  水来了,从小备受缺水之苦的杨方来兴奋不已。“做梦都没有想到能把这个水引下来,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拖水买水了。”他特意从家里赶到出水管处,顾不上找个杯子,用嘴对着水管一阵猛喝:“这水真甜呀!”

  村支书杨流祥介绍,这些水能解决村里183户780人的饮水问题。村里将建一个300立方米的大水池,并通过管网将水引到每一户村民家中。

  清甜的泉水从绝壁流到村里,困扰了村里几代人的引水难题得到解决。

  杨文清对扶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扶贫就是要为老百姓做实事。”

  飞崖探水之后,杨文清的手臂疼了一周。因为不想让家里人担心,他一直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妻子和女儿。

  前不久,当地媒体刊发了田凤坪村悬崖引水的故事。

  杨文清的女儿看到新闻后发微信问他有没有下悬崖。这条微信,杨文清至今没有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