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
一家8口人四代同堂。38岁的刘胜华因腰椎骨质增生完全不能干重活。他63岁的父亲刘家珍和61岁的母亲王贤翠,98岁的奶奶、外加87岁的外婆,一家四位老人、三位病人。
一个家庭两户贫困户。家里的墙上,贴着两张户主不一样的精准扶贫明白卡。刘胜华和妻子覃春英是半路组合的家庭。结婚前,两边都是村里要吃低保的贫困户。
8月4日,周六,记者驱车辗转来到长阳龙舟坪镇厚丰溪村二组刘胜华、覃春英的家。
艰难的过往
勤劳的山里人致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天灾人祸。
刘胜华前些年经常在外打工,但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居然患上了严重的骨质增生,不能负重。
父亲刘家珍是位老党员,朴实勤劳。家里只有6亩多山地,收入微薄,早些年常打零工补贴家用。2006年打工时,他不慎摔下车,左手上臂骨粉碎性骨折,打了钢板,至今每遇变天都疼痛难忍。母亲王贤翠患有严重的肺囊肿,2010年一场手术花了十多万元,至今不能断药。外婆也年老多病。
年长刘胜华3岁的妻子覃春英与他同村,也是个苦命人。2006年,她的丈夫因煤矿事故遇难。当时大儿子上初二,小儿子才三岁。悲痛中的覃春英把小儿子送到镇上全托的幼儿园,自己到长阳二中食堂打工。一个月600元工资,全托的小儿子一个月要500元。好的是大儿子读书不用交学费,一学期政府还补贴600元生活费,她再给孩子80到100元。这样的苦日子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她硬着头皮在学校做了8年。2015年6月,刘胜华、覃春英两个苦命人组建了新的家庭。
不懈的打拼
随着刘胜华与覃春英的结合,苦难的家庭燃起了强烈的脱贫愿望。
多年在食堂工作的经历,让生性乐观、能干的覃春英有了开餐馆的想法。2016年,她与人合伙在镇上开起了餐馆。没想到一个月收入才2000元,还比不上打工。
2017年4月,夫妻俩跟着同村乡亲来到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处隧道施工工地打工,刘胜华在工地扎钢筋、伴混凝土,覃春英在工地做饭。两人加起来一个月收入8500元,两人商量着干个一年,挣个上十万再回家,谁知才干了4个月,刘胜华就因身体吃不消躺下了,而且一躺就是3天不能动弹,连扶起来坐着吃口饭都受不了。半个月后,两人只得回家。
他们所在的厚丰溪村二组,有100多户人家,山下是有名的清江倒影峡。随着近些年国家对旅游扶贫的推动,开发倒影峡旅游成为清江画廊二期项目之一,来倒影峡自驾游的游客明显增多。为鼓励乡亲们脱贫致富,政府出台政策,对贫困户办农家乐每家补贴10000元。在县、镇、村各级扶贫干部支持下,刘胜华、覃春英拿出平时积蓄,并向亲戚朋友借钱,政府又给了他们54000元的住房改造国家贴息贷款,“山疙瘩农家乐”开了张。
农家乐要的是“土”的味道,他们利用房前屋后,新修堰塘养鱼、种藕,养鸡、喂猪、种蔬菜,所有的食材均来自于自家种养。政府的扶贫政策也相继跟上:去年他们喂了6头猪,得到补助1500元,挖堰塘得到补助1500元;今年又改玉米地为茶园,将得到补助1500元,种蔬菜将得到补助1500元。
天道酬勤又享国家政策阳光,2017年8月农家乐开业,到年底就收入2万多元,两个贫困户家庭也顺利脱贫。
美好的期盼
记者采访时,正值中午,没一个客人,两口子心里有些不踏实。
“今年情况不太好,半年多还贴了近一万元。不知道门前的路什么时候扩宽?”刘胜华、覃春英说的是清江画廊二期项目修路的事。
记者事后了解到,按规划,总投资4亿多元的清江画廊二期2018开工,2028年全部建成。目前离他们的农家乐1公里多的倒影峡周边征地已完成,后期将建成游船码头、观景平台、游步道、休憩亭等,他们门前的山路到时也将扩建。
回来后记者还惦记着他们这个周末生意的事,周一上班,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上他们,回复说办了4桌,还不错。
(作者: 编辑: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