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频道 > 每日头条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发展是第一要务·宜昌记事:实体经济的“实”招
发布时间:2017-12-28 10:00:43来源:三峡宜昌网进入电子报

  2017年,一场国际商战值得宜昌铭记——

  8月,堪称齿轮机行业领头羊的美国格力森公司、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在竞争印度2台滚齿机订单时,败给了宜昌长机科技公司。

  这是宜昌制造的荣耀,更是以“实”招抓实体经济的回报。

  关键之招:创新驱动转型,迈向产业中高端

  今年,宜昌大力实施“千企千亿”技改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引导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促进企业把主业做精做优做强,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上半年,安琪酵母实现利润同比增长近六成,相当于去年全年利润的近八成,创下历史之最。

  当前,宜昌奥力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牵手世界顶尖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为其提供90%的机器人摇臂和底座。

  这些行业冠军,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注重科技创新——

  长机科技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研发、技改资金超过2亿元;安琪酵母是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每年科研投入约为销售收入的5%;奥力铸造从2008年开始实施智能化改造,耗费资金超过2亿元。

  对工业产值占比超三成的宜昌化工产业而言,只有断腕转型,才能涅槃升级。

  宜化楚星公司引进世界先进水煤浆气化工艺技术,新上29万吨/年的合成氨装置项目,不仅可有效解决传统合成氨系统存在的安全环保问题,而且项目建设后,生产每吨合成氨可节约电量约1300千瓦时、煤约300公斤。

  为推动化工产业迈向中高端,宜昌抓紧出台相关规划及方案,引导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鼓励引进尖端技术,推动精细化工占比稳步上升。

  另外,宜昌还以智能制造、两化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培育了一大批涉及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产业的新兴市场主体。

  【延伸】加快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突破性发展服务业,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临空经济,全力促进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体育“五大幸福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做强农业特色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定制等新业态。

  兴业之道:培育市场主体,灌溉“幼苗”成“大树”

  湖北丰岛食品,宜昌“罐头巨头”之一,产品远销10余个国家。

  食糖是罐头工厂最重要的原料之一。为支持企业提高产能,宜昌相关职能部门年年赴汉进京,帮助企业争取食糖配额: 2016年,成功申领400吨,节约成本60万元,实现了宜昌食糖配额从无到有;2017年,获得560吨配额,节约成本110万元。

  面向2018年,丰岛希望能得到1000吨配额。

  职能部门依旧勇担当,加大力度开展争取工作,得偿所愿,预计可为企业节省成本600万元,带动新增出口1000多万美元。

  经过数年培育,丰岛食品不仅带动宜昌柑橘产业发展,还成为了宜昌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企业负责人说,宜昌争取的配额比企业在浙江总部获得的要多,因此自然把产品出口地放在宜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培育市场主体是做强实体经济的基础。宜昌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

  前不久,中南橡胶集团遇到一桩烦心事:由于市场需求更长的输送带,企业采购布置最新生产线,将机带车间延长了18米,但这一变更致使企业未及时通过项目图审,职能部门也无法组织质量验收。

  在全市开展的“访企业解难题”活动中,市住建委作为联系单位多次上门协调沟通,促成职能部门按照相关规范标准,破例出具审查补充意见,随后完成验收工作。

  “环境是核心竞争力”。今年,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支持企业家,让各类市场主体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延伸】今年,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优强企业倍增工程、市场主体孵化工程,着力培育“小进规”企业、“小进限”企业。通过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积极扩大后备企业规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保障之举:注入金融活水,驶入发展快车道

  “‘楚农贷’雪中送炭,让我们把握住了市场机遇。”湖北清江鲟龙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开红说。

  “楚农贷”是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的信贷业务,是宜昌农业部门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进的金融服务。

  今年底,国际市场对鱼子酱的需求一路走高,价格飙升,可企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原来,企业原有贷款到期,新一轮贷款又迟迟没有发放到位,出现了流动资金的断档。这导致企业没法采购更多原材料,只能望订单而兴叹。

  恰在此时,“楚农贷”为企业提供了应急资金新来源。起初,田开红并没有抱很大希望,因为担保贷款需要严格的审批流程,而且市场行情瞬息万变,等放款时可能已错失良机。

  结果喜出望外:180万元贷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放完毕,利率相比商业贷款更低。田开红说:“180万的贷款可以转化为300多万元的产值,最关键的是让企业度过断档期,保障了稳定持续发展。”

  截至11月末,“楚农贷”在宜昌已放款43户,发放金额3100余万元。

  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是做好要素保障的重要内容。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银企对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加大对重点产业、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年初,宜昌被纳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系全省唯一。重大机遇面前,宜昌千方百计帮助更多中小企业享受优质信贷服务,全年与银行新建立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数量有望增长20%以上。

  宜昌把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和辅导放在重要位置,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用好国贫县上市绿色通道政策,实现上市直接融资。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金融支持政策,欧赛科技年初获得3000万元三峡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驶入了发展快车道。此外,中小企业财政担保资金、财政应急周转资金等,也有力带动更多的金融资金、社会资本,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延伸】除金融外,人才亦是做强实体经济的重要要素保障。今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打造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加速从“产业集聚人才”到“人才引领产业”的转变,旨在打造多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记者手记】

  实体经济是强市之基、富民之本。

  一年来,得益于保持战略定力,咬定“实体”出“实”招”,宜昌在做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上取得新进展。

  “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振兴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对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重要关口的宜昌而言,只有真正“回归实体”,才能打造经久不衰的竞争优势,创造更高质量供给,实现更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把握企业主体地位、一企一策扎实推进技术改造,还是围绕产业发展主导方向、激励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无论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还是推动金融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都要保持定力、倾注精力、下足内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