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频道 > 时事要闻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2018宜昌两会]宜昌《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18-01-05 08:44:15来源:三峡宜昌网进入电子报

  1月4日,宜昌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市长张家胜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发展成就,展望了2018年全市发展目标,详细阐述了今年的各项重点工作。

  2017

  我们强力攻坚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化压力为动力,视难题为考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务实重行,砥砺奋进,开创了“绿色、转型、跨越、小康”新局面。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痛下决心、壮士断腕,强力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转、搬”,首批依法关停企业25家,传统化工占化工产值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精细化工占比提高到20.3%。我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按期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41项,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9.3%、6.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1天。精准脱贫扎实推进,实现81705人脱贫、60个村出列、18315人易地扶贫搬迁。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降至1.7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压减磷矿产量70万吨;压减煤炭产能75万吨,宜都、夷陵整体退出煤炭生产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4家,率先在全省淘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商品房库存面积和去化周期总体减少。降低企业综合成本100亿元以上。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围绕“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城区完成畅通工程项目26个,打通“断头路”5条,新增停车位4100个。农房和居民自然灾害保险实现全覆盖。改造提升城区老旧小区128个,并被纳入全国试点。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两连冠”,成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17

  我们砥砺奋进

  ◆强化第一力度,抓实项目投资。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定海神针”,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出台招商引资产业扶持政策,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392个,增长3.2%。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642亿元,增长6.7%。

  ◆加快结构调整,做强实体经济。出台化工产业专项整治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规划建设宜都、枝江专业化工园区,沿江“一公里保护红线”正在形成。制定仿制药发展等扶持政策,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

  ◆突出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编制《宜昌长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出台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办法,实施《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以压倒性力度推进长江宜昌段生态修复与治理。全面落实四级“河湖长”制,取缔江河湖库围栏围网养殖、珍珠养殖、投肥养殖。认真落实《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

  ◆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内生动力。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挂牌运行,入驻企业1561家。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等事项102项、中介服务事项36项,“四多合一”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三权分置”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有林场改革有序开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注重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财政民生支出达到39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9%。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两次提标,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5.6%、70.3%。棚户区改造开工2.31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8万户。巩固提升农村52万人饮水安全。

  ◆持续转变作风,提升治理能力。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持续推进“转作风、抓落实”。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按期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367件、政协委员建议案和提案624件。

  2018

  我们踏上新征程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宜昌发展踏上了新征程。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外贸出口总额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

  围绕全年目标,宜昌市将做好七项重点工作。

  致力推动经济稳健增长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对省市重点项目实行“定时、定项、定向”调度,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开工、竣工投产。突出产业链招商,深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园区招商,重点引进一批龙头型、配套型项目,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0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00个。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坚持“一企一策”,引导骨干企业聚焦主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和细分市场冠军。深入推进产融合作试点,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推动民营经济主体增加、投资增长、质效增强。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引导企业强化风险意识。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加快市县属国有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规范PPP项目操作,坚决遏制隐性政府债务风险增量。

  致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五大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实施安琪健康食品数字化车间新模式应用等67个重点技改项目,强力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设立30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实施三峡大学科技文化产业园、枝江农旅电商物流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全面激发“双创”活力。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确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0个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70亿元。

  致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重拳治理大气污染,确保主要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重拳治理水污染。依法推进沿江82家化工企业关停、搬迁。

  ■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入推进长江宜昌段生态修复与治理。坚持“四季挖窝、三季植绿”,复绿长江岸线1600亩,精准灭荒8000亩。完善“河湖长”制,全面推进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控制,推进磷矿开采总量与矿权数量双控行动。

  致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用市场机制、法治手段、环保安全标准推进“去产能”,依法依规处置“僵尸企业”,全部关停现有煤矿。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继续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基层承接能力建设。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稳步推进“证照分离”。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快把宜昌自贸片区打造成三峡区域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和经贸合作,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致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力争兴山和秭归摘帽、55个贫困村出列、104671人脱贫,13849人易地扶贫搬迁。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开放农业、科技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整村推进5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

  致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现快速路网内外环基本闭合、中环形成骨架。持续实施城区畅通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县县通铁路”进程,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争“县县通达纵横2条高速”纳入省“十三五”中期调整计划。

  ■构建多极发展格局。通过支持各地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尽快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并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致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最大限度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城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明创建提质惠民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着力打造“健康宜昌”。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在分级诊疗、医联体、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现代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