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讯 通讯员徐海峰
开着崭新的农用皮卡车,忙碌于四个大型鱼池和水产批发市场,一米八的个头,黝黑的脸上充满了自信,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一个刚刚摘掉“贫困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枝江市仙女镇烟墩包村村民贺拥军。
病魔吞噬了幸福
贺拥军,现年47岁。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相敬如宾、女儿乖巧懂事、家庭收入稳定。然而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让这个幸福之家轰然坍塌。2008年4月,37岁的妻子查出患有尿毒症,至此原本幸福的家庭被疾病的阴霾所笼罩,每星期3次的血液透析便成了妻子的主要生活,每月平均8000元左右的透析和医疗费用更是巨大的经济压力。当时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没出台,所有费用基本是自费。然而这样简单的生活还是被接踵而至的噩耗所击碎。2014年妻子冯月凤再次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而年幼的女儿还在中学就读,教育所需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双重压力将这个一米八个头的壮年男人压得喘不过来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16年3月妻子冯月凤去逝,贺拥军已经欠债30余万元。
失败折翼了希望
贺拥军原本就是一个勤劳肯干的汉子,他一方面悉心照料着生病的妻子,一方面通过自家的鱼塘生产自救。然而却由于技术缺乏和精力跟不上等因素遭受到了一连串的失败,沉重的打击了他的信心,浇灭了自救的希望:
2015年6月由于因为在医院照顾妻子,未能及时赶回来为鱼塘增加氧气,导致翻塘,损失2万元左右;
2015年初次养黄古鱼苗,由于缺乏技术,购进的500万尾黄古鱼花全部死亡,损失2万元;
2016年养殖江团鱼苗,销售给清江一个养殖户,签订合同时规定一个星期的存活率,但由于新的水池亚硝酸盐含量超标,鱼苗不能适应新的水质环境基本全部死亡,损失3万元。
帮扶燃烧了梦想
妻子的去世,沉重的债务,自救的失败让贺拥军无可适从。在他妻子去世前由于没有精力来发家致富,只能享受一些低保、大病救助、助学补助等基本的政策,不能改变其家庭贫穷的面貌。2017年初烟墩包村两委和市、镇驻村扶贫工作组经会议研究把贺拥军作为重点扶贫攻坚对象,指派市植保站站长、驻村第一书记王长青同志为其帮扶责任人。经村委贺友红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王长青同志多次到家调查走访,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扶贫帮扶计划:
扶贫先扶志。贺书记和王站长多次到其家走访,通过交心、谈心,分析女儿正值读大学仍需培养费用,而贺拥军仍有10亩水面的鱼池资源可供创收,只要方法得当,脱贫致富并不是难事,合情合理的分析让贺拥军燃起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注入经济活力。在走访中发现贺拥军缺少发展生产必要的资金投入,贺书记当及和农商行仙女支行联系,为其办理了5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由市财政贴息三年,并约定如果不够还可以再贷款5万元,为其发展生产注入动力。
引进技术支撑。签于养殖技术缺乏,市帮扶工作队和贺拥军一道找到市水产局水产推广中心,请水产推广中心主任赵中喜为其传授淡水养鱼的知识,讲清养鱼和养水的关系,基本鱼病防治技术;为提高养殖效益,提高饲料利用率,赵主任详细讲解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生产习性,根据不同的生活习惯,分层放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养殖效益,并由市、镇工作组出门聘请赵中喜主任长年为贺拥军提供养殖技术和各方面技术咨询。
增大规模养殖。规模养殖分两点:一是面积上扩大规模,通过村委出面,把原来三家共有的水源池塘私挖子堰在保证生产用水的情况下,承包给贺拥军搞水产养殖,并签定了5年期合同,由贺拥军给其它两户适当的经济补偿。同时贺拥军和左邻右舍协商,以调换的方式将幺堰子面积扩大。二是养殖品种以2-3个主打品种为主,扩大养殖规模,便于管理和销售。通过征求生产专家的意见和市场行情,贺拥军选择了养殖江团鱼和黄古鱼。
2017年贺拥军的家庭养殖收入得到了成倍的增长,全年江团鱼销售收入18万余元,黄古鱼销售收入8万余元,实现纯利润12万余元。贺拥军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增强了发家致富的信心,2017年底他在仙女镇周场村又流转了8亩水面,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勤劳铺就了幸福
勤劳的双手为贺拥军带来了财富,同时也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2018年贺拥军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组建了新的家庭,夫妻两人夫唱妇随,精心管理着四个鱼塘。妻子还在附近的工厂打打零工,增加家庭收入。更为可喜的是懂事的姑娘2016年大学毕业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顺利的被录用为枝江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现在的贺拥军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了自己的存款。他用勤劳为自己铺就了一条幸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