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有喜老人分享《黄帝内经》的心得体会 通讯员刘斐 摄
杜有喜老人自己命名的“自悟堂” 通讯员刘斐 摄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刘斐)在三峡枝江江口老街,走过李家巷的石板街,触摸落满历史尘埃的老屋子,寻梦“小汉口”的光阴岁月。行在前正街78号,一栋老屋映入眼帘,这就是耄耋“老匠”杜有喜的宅院。10月31日上午十点多,杜老正在他的“自悟堂”里抄写《黄帝内经》。
随行的马家店街道江口社区居委会干部沈维华介绍,杜有喜今年82岁,退休前是江口制帽厂的美工设计。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绘画美术,1992年入选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是名副其实的“美工老匠”了。
命名“自悟堂” 悟道人生
走进杜有喜老人的老宅子,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他家的日常生活过得很简单。前厅放着一尊木质的凤凰鼓,还没有上漆,左墙挂着一张全家福。细心地看,方桌上和长条木柜上有四个竹子雕成的笔筒,里面插满了粗粗细细的毛笔,还有老人在江边散步时捡来的几块卵石,再就是几个陶瓷的空酒瓶了。
穿过前厅,就来到了一处有天井的四方小院,小院里种满了花花草草,赏心悦目,家猫躺在花盆里闲适地晒着暖阳,后厅便是杜有喜老人命名的“自悟堂”了。“自悟堂”牌匾的字体是颜体,取其“筋健洒脱”之意,而牌匾三个字,则是老人用一片片青瓷细心镶嵌而成。牌匾两侧挂了一副木刻对联,表明了杜有喜老人的心志。上联是“因天之序以形领气”,下联是“省吃俭用以从其庚”。“自悟堂”很狭小,但是耄耋“老匠”杜有喜很满足,他在这里悟道人生,悟透人生运筹运气。
屋内藏品琳琅 留住历史
在杜老的“自悟堂”里,一砖一瓦,都是沉甸甸的历史,杜有喜老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开始了他的收藏,别人家不要的老物件,杜老就买回来陈列着,剪纸画、屏风、木门、老砖、桌椅、老床……,“自悟堂”摆不下,就摆在了偏屋,“留住历史,留住记忆”。
“杜爷爷家还有我家的老物件,不过感谢他收着才有了意义”,沈维华告诉说。
作为一个有情怀的“老匠”,杜有喜对乡土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很多外地的客人来到江口寻古探幽,想了解老街厚重的历史,杜老就一次次地带着这些外地的客人从江口的上街走到下街,当起了老街的义务解说员。他们的孩子们会经常回家来看望二位老人,想把老人接到城市里去住。但是他们拒绝了孩子们的请求,坚决不搬到外地去,想在江口老街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生命已经长进老街的砖瓦木檩里,这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家”!
抄写经典 体悟生命之道
在“自悟堂”里,杜有喜老人有空就用小楷毛笔抄写《黄帝内经》和养生杂志,体悟生命奥义。“为了抄写,我专门买了十几个线装本,每天抄两页,现在已经抄了三本了。”老人用非常工整的楷体抄写经书,这是民间“老匠”的执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是说人生天地之间,必须要顺应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杜老分享着他的学习体会。
在“自悟堂”右边的墙上,挂着一幅老人的手抄作品《中国式雅致生活》,走到跟前,杜老反复吟诵最后一句“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归园田居,这就是老人对人生的最大感悟。老人说,“年轻就要奋斗,人老了,就不折腾了,顺应天命,诗意人生。”
时光不老 愿文化传承
陪着江口老街渐渐地老去,杜有喜老人还是心平气和地坐在家里练习着他的《黄帝内经》,和妻子罗钧碧平平淡淡地过着属于他们的日子。在杜有喜的艺术熏陶下,他的四个孩子如今都从事着艺术创作事业,这让老夫妻俩感到十分的欣慰。杜有喜把对后人的期待写成了对联贴在堂屋,上联“一家和顺应归福”,下联“百业振兴皆因勤”,横批“守根固本”。
82岁的杜有喜老人也有自己的梦想,他想恢复江口老街的文化建筑,再显江口的昔日辉煌和繁华。只是这些梦想的实现还需要时间。在等待中,时光的流逝和梦想的脚步都在一步步地向前走去……
杜有喜翻阅着抄写的养生杂志书法作品。 通讯员刘斐 摄
杜有喜老人在翻看一些慕名前来学习的文化人留下的照片。通讯员刘斐 摄
老人紧跟时代潮流玩微信。通讯员刘斐 摄
(作者:王建锋)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