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宜昌频道 > 县市区播报

留守儿童的暖心“大棉袄”

发布时间:2018-08-07 09:30:29来源:荆楚网

建始县龙潭坪初级中学为留守儿童构筑“关爱之家”。视频由唐炯、章巧慧制作

  荆楚网消息(记者刘静怡 实习生章巧慧 通讯员邓黎明、张宗清)霓虹灯下的你们身影迢迢,乡间小路上的我们形单影只。这是边远地区留守儿童最为常见的生活写照。地处恩施州建始县东北部的龙坪乡,高寒偏远,经济落后,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维系生计。乡里仅有的一所初级中学463名学生,留守儿童就将近五分之一。

  近日,记者来到龙潭坪初级中学,见到这些常年与父母分离,饱受相思之苦的留守儿童,却并未从他们身上感受到自卑、阴郁,更多的是自信和阳光。他们都说,“杨老师待我们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在这里学习生活,很开心,也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担心,我们过得很好。”

  孩子们口中的杨老师就是这所中学的校长杨春芫,也是让大家“又爱又恨”的“杨妈妈”。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杨妈妈”常与孩子们谈心交流。实习生章巧慧 摄

在“留守儿童之家”与父母视频,是田红最开心的时刻。实习生章巧慧 摄

  田红是龙潭坪初级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父母都在武汉打工,她和8岁的妹妹全靠年迈的外公照顾着。上有老下有小,让田红这个家里的“小小顶梁柱”从小便比其他人更懂事、独立。

  有难过的事儿都往肚子里咽,只会在被窝里偶尔偷偷掉眼泪;生病了既怕父母担心又怕浪费钱,总是硬扛着。可杨春芫却把这些看在眼里,心疼之余也不忘陪她聊天、给她买药。

  良药苦口利于病,道理都懂,可田红终归是不爱喝的。起初,杨春芫总是不厌其烦的监督田红一日三餐的喝药,可时间久了田红自己都不愿喝了,总拿“快好了”“马上好了”这些理由试图逃避喝药。杨春芫便换了一个法子,将药分出来三分之一,陪着她一起喝,这才治好了田红的病。

  “起初觉得杨老师挺烦的,不开心的时候不想和她说话,她还一个劲儿的凑过来和我聊,但是说着说着心情就会好很多。”谈及此,田红的眼眶都微微泛红。“现在一有什么心事我都会先和杨老师说,虽然她是校长,工作很忙,但只要我每次找她,她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儿来陪我。”

  今年初中刚毕业的谭海红从小失去双亲,爷爷奶奶也相继在近两年去世。“亲人们的去世对海红打击很大,虽然嘴上没说,可她最近上课开始走神,人也不似之前活泼开朗。”为了帮助谭海红走出痛失亲人的阴影,杨春芫利用休息时间时常找她谈心,帮她补习,最终谭海红以583分的成绩考上了建始一中。

  在当地,像田红、谭海红这样被“杨妈妈”陪伴着长大的孩子还有很多。杨春芫踏上教师岗位这二十多年来,每逢双休日家里总会有一群留守学生,除了给他们做好吃的,教他们洗衣做饭,杨春芫还会和他们交心谈心。许多留守学生都因她的真诚、宽容和坦诚成了她的知心朋友。

谭海红写给“杨妈妈”的告白信,满满三页纸显露真情。实习生章巧慧 摄

“留守儿童之家”细致的工作安排。实习生章巧慧 摄

  为了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精准关爱”,2014年,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开设专门的教室、活动室、阅览室。每个星期除了可以跟家长进行可视通话,杨春芫还专门安排女老师化身“爱心妈妈”和“知心姐姐”,每天下午定时跟留守儿童一起聊天,进行心理疏导。

  俗话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建始县龙坪乡龙潭坪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却说,杨春芫老师是他们的暖心“大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