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按杨老师要求以开班诵读的形式开始每日的学习之旅。实习生章巧慧 摄
平时工作再忙,杨老师也会定期举行青年教师座谈会。实习生章巧慧 摄
杨老师正在伏案工作。建始县教育局供图
荆楚网讯 (记者刘静怡 实习生章巧慧 通讯员邓黎明、张宗清、谭贤槐)在建始县龙坪乡的大山深处,有一所小小的学校,27年来,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陪伴着大山里的孩子们逐渐长大。而培育他们的老师却一直扎根在这所深山学校里,从未离开过。这些年,她走的最多的便是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她想得最多的便是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大山里的孩子们。
她,就是恩施州建始县龙坪乡龙潭坪初级中学老师——杨春芫。
别人都往大山外走 她却只往深山里来
龙坪乡平均海拔1400多米,高寒偏远,经济落后,生存条件艰苦,当地师资一直比较缺乏,教育一度陷入低谷。1991年,刚从宜昌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杨春芫,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城市,而是毅然决然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在龙潭坪初级中学做了一名语文老师。
对成绩优异的杨春芫来说,她本有着大把的考试机会可以去条件更好的县城工作,教学环境更好,晋升机会也多,但她却从未动过心,一直坚定着要回乡教书。“家乡的贫穷,山里教育的落后,我都深切的感受过,所以我更知道教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只要孩子们能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就觉得值。”
师资的长期匮乏,使得龙坪乡的教育在全县一直都是“吊车尾”,杨春芫便结合教学实际及自己上学时的学习经验,进行分层教学:成绩好的就做加法,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课外拓展训练,基础差的就做减法,将整理过的历年考点和知识点学透即可。其他学科的任课老师,觉得这方法不错,也纷纷效仿。
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杨春芫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双休日无偿为学困生补习功课。几年下来,全校上重点高中线的人数越来越多,杨春芫所教的语文也时常能拿到全县第一。
教育脱贫了 大山才能真正脱贫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本。杨春芫一直将一句话挂在嘴边:“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才能脱贫。”当上校长后的她,更是尤为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杨春芫率先研究践行“青蓝工程”,安排资深教师从备、教、辅、改等方面帮扶年轻教师,并依托国培、省培、州培、县培计划,每年轮次培训不同教师。杨春芫说,不仅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应如此。
结合乡村学校师资“跛脚”的现状,杨春芫还重点加强了薄弱学科、紧缺学科师资的培训力度。在杨春芫的感染下,龙潭坪中学的教师们也自发利用休息时间钻研地生考纲和教材,以班级为单位互相进行良性竞争。私下里,老师们经常打趣杨春芫:“在你这么高强度、有计划的培训和学习下,我们想不进步都难嘞。”
留住了老师就是替孩子们留住了未来
课教得好人留不住怎么办?青年教师的不断流失让不少乡村学校的校长都头疼不已,但杨春芫却显得很坦然,还笑称“龙潭坪的老师们赶都赶不走呢。”
工作再忙,杨春芫也会定期举行青年教师座谈会,不是以校长或者长者的身份,而是以妈妈、朋友的角色为青年教师们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杨校长对我太好了,我舍不得走。”青年教师谭淼回忆着:“2015年,我只身一人来学校报到时,学校暂时没有寝室,杨老师便把自己女儿的卧室整理出来给我住。今年我怀孕后,杨校长也对我格外照顾。不仅主动分担了我的教学任务,还将自己母亲带的20个土鸡蛋,全部给了我。”
如今,谭淼已有了近八个月的身孕,满脸都洋溢着即将为人母的喜悦:“医生说,宝宝特别健康。本来家里人还担心我在学校会吃苦,哪里晓得,因为杨老师在这儿,我享福着呢。”
去年刚毕业考到这里的青年教师们也都受到了杨春芫的“特殊照顾”,独立生活经验不足的熊钟琼就是其中一位。“来到学校后第一次做饭就把锅给烧糊了,杨校长便总是想着我,有好吃的就打包带给我,双休还自己做饭给我送。”面对杨春芫妈妈般的关爱,熊钟琼感动不已:“刚告别学生时代就给我分了毕业班教学,让我压力很大,经常失眠,遇到调皮的学生都气的想哭。但杨校长不仅帮我看教案指出不足,还教我一些和学生友好相处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提高了,我也更有信心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下去。”
就这样,杨春芫凭借着一颗待人的“真心”和一身过硬的教学本领留下了一位又一位教师。如今,龙潭坪初级中学47名教师队伍里就有20名是青年教师,后备师资力量越来越强。不仅家长们安心,整个学校的学习和教学氛围都愈发浓厚。
“留住了老师,孩子们才有拥有更好未来的可能。”杨春芫说:“学校里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外地人,有的年纪甚至比我的女儿还小,我很开心,也很感动,他们愿意留在异乡,和我一起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教育面貌,为大山里的孩子们创造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也将竭尽所能,像对待学生一样一如既往地在各方面支持和帮助老师们。”
青年教师熊钟琼受到杨老师的关爱,更有信心留在大山工作和生活。 视频由唐炯、章巧慧制作
(作者: 编辑:Administrator)